近日,有网友晒出“作业帮”App的题目截图,里面竟有这样一道物理题:“生命可以轮回,高考只有一次。现有一质量为60kg的普通高中生从11层自由落下,求该学生下落的平均速度。”
还有网友反映打开“宝宝巴士”应用程序,竟跳转出不适合儿童观看的低俗擦边广告。问题被曝光后,企业客服人员却称是“第三方广告投放”,并暗示“充会员可免广告”。
这两起事件引发社会广泛讨论与关注。许多网友都认为,这道以“学生跳楼”为背景的物理题,完全可以用“电梯升降”“运动员跳水”等正常场景描述,却刻意加入“生命可以轮回,高考只有一次”的表述,传递“高考比生命重要”这一违背公序良俗的价值观,让人感到不适;“宝宝巴士”将责任甩锅第三方,甚至借机诱导用户充会员,更是“令人不齿”。
进入数字时代,教育App这一新兴产物,已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从教学管理到课后作业,从家校互动到学生评价,几乎成为校园“标配工具”。但是,对于教育App涉及自动扣费、诱导下载、低俗擦边、血腥暴力等问题的投诉也是层出不穷。今年2月,国家网信办查处82款违法违规App(含小程序),就包括“吉米猫英语”“单词帮”“小猿搜题”等教育App。
“家长们选择教育App,本是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纯净的学习环境。如果诸多的教育App被低俗广告‘污染’,当生命悲剧被拆解为求‘平均速度’,无疑将对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芦淞区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级教师建言,面对当前乱象,监管部门、平台、企业三方必须携手形成合力,筑牢教育App的“内容防火墙”。特别是监管部门需加快出台相关规范,明确“禁止将生命悲剧、低俗场景、极端焦虑作为题目背景”“禁止植入商业广告、娱乐游戏”等列入负面清单,并建立动态监管机制,避免本应是辅助教学、传递知识的“数字黑板”,沦为“不良信息入口”,变身“坑娃”App。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接近2亿。诸多的教育App只有坚守教育初心,树立“内容向善”理念,将“是否传递正向价值观”作为内容生产的首要标准,用有温度的内容呵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才是数字时代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