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27日,一缕清雅秀丽的“梅香”从太湖之畔翩然而至,浸润庐州大地,被誉为“太湖一枝梅”的锡剧在合肥亮相。由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带来的经典剧目《珍珠塔》在安徽百戏城登台演出,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戏迷捧场。
“太湖一枝梅”在肥绽放
《珍珠塔》讲述了一个逆袭的故事:家道中落的书生方卿奉母命投亲借贷,却遭到势利姑母奚落,负气而归。表姐翠娥贤淑善良,敬佩方卿穷不失志的骨气,假托点心,暗将稀世之宝珍珠塔赠给方卿带回。风雪归途之中,方卿遭劫,险些丧命。三年后,方卿高中功名,假扮江湖艺人来到陈府,势利的姑母仍旧冷眼相待,方卿借唱道情讽刺姑母,姑母为其情理所动,将失而复得的珍珠塔赠给方卿。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周东亮在剧中挑起大梁,他饰演的男主角方卿儒雅俊秀、气质出尘,落魄时不改眉眼里的坚韧意志,得意时不忘姑父、表姐恩情厚意,丰富饱满又充满人情味,让人不自觉沉迷。他的“跌雪”且歌且舞、且唱且做,传统的戏曲身段融入现代化的舞蹈动作,唯美灵动。
“锡剧是江苏代表剧种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东亮在接受采访时坦言,锡剧长于抒情,它以充满乡土气息的吴侬软语、优美抒情的声腔旋律、细腻清纯的表演艺术、江南丝竹的伴奏形式,形成了“小桥流水、抒情典雅”的独特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因而被人们誉为“太湖一枝梅”。
周东亮介绍,《珍珠塔》首演于1956年,1997年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将锡剧推陈出新,在剧本、舞美、表演上进行了全方位的革新,使其重新“容光焕发”。“‘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活动把《珍珠塔》送到了合肥戏迷家门口,希望合肥的观众能够了解锡剧,喜欢这部戏。”
父母驱车60公里来看儿子演出
傍晚6时30分,家住肥西县官亭镇的王成军和夏伦珍驱车60公里,提前一小时赶到安徽百戏城。《珍珠塔》这部戏来合肥演出,对夫妻二人而言,也多了一次与儿子见面的机会。
儿子王晓龙在剧中饰演家院一角,虽然戏份不多,但在夫妻二人的心里,儿子永远都是心中的主角。王晓龙13岁进入戏校学习,进入剧团后,他常年跟随剧团赴多地演出,聚少离多。
“哪怕是过年,他也是待几天就要走。”提起儿子,王成军和夏伦珍既有不舍,也有骄傲。王成军在无锡工作了30多年,他喜欢庐剧、京剧、豫剧,喜欢在家里听戏,儿子从小受他的影响,也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儿子去南京就读戏校,每到周末,王成军总会坐高铁接送儿子往返南京与无锡。多年来,儿子参加戏曲大赛获得的证书与奖章,他都小心翼翼地收在肥西的家里。“以前我们对锡剧不了解,后来因为儿子我们渐渐熟悉了锡剧。这些年我们在外地看过他不少演出,在合肥看还是头一回。”夏伦珍说,“感谢‘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活动,让我们有机会在家门口看儿子登台。”
戏迷集中来打卡
在安徽百戏城有许多年轻的戏迷,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是在社交平台被“种草”的观众。
“我在社交平台了解到‘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活动,觉得很有意思,就和男友买票来捧场了。”王明明和男友一下班就直奔剧场,这已经不是二人第一次来看戏了。“票价很便宜,我们两个人才花了60元,以后有感兴趣的剧目,我们还会来看。”王明明说。
和王明明一样,年轻的戏迷汪芳玲也是在社交平台被“种草”的观众,为了抢票,她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汪芳玲说,她对《珍珠塔》这部戏的剧情很感兴趣,也想近距离了解锡剧的魅力与文化。
据悉,随着“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活动的持续深入,更多精品剧目将在合肥展演,这场持续深化的文化惠民盛宴不仅丰富了合肥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绘就一幅“好戏连台,惠民万家”的生动图景。(记者 卫晓敏 张正朋 朱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