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周益帆)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这两天,“史上最严充电宝新规将落地”的消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媒体报道称,工业和信息化部于10月及11月多次组织召开《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研讨会。与旧标准相比,新国标在整机、线路板和电芯三大技术领域提出了数十项严苛改进,有企业方认为将有大量产能会被淘汰,还有消费者担心现有CCC认证的充电宝会不会无法继续使用?
针对以上讨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说明,该移动电源标准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尚未定稿。标准发布后,消费者购买的已获得CCC认证的移动电源产品,可以继续持有和使用。新标准能否夯实充电宝行业的安全红线?
数据显示,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充电宝生产国、消费国。作为几乎人手一件的移动电源产品,充电宝的安全一直是热点话题。今年上半年,多个充电宝品牌宣布召回存在自燃风险的移动电源,进一步引发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自6月28日起,境内航班禁止携带无CC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8月中旬,《移动电源认证实施规则》正式实施,强化了充电宝的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
广东是充电宝生产企业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当地一家充电宝生产厂家的负责人张先生告诉中国之声记者,最新的《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是这几天业内讨论的焦点。
他说:“行业里面都在热议,倒不会很吃惊,就觉得肯定会加强技术上面(的要求),我们也预料到会有升级的可能性。”
记者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看到,《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于11月11日公示,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意见稿对充电宝整机、线路板及电池等几方面提出了要求。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表示:“移动电源产品的电池安全、环境安全,要求都比原来更加严格。另外,规范也明确了移动电源额定容量的标识和测试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理原来移动电源的虚标问题。还有就是(对)移动电源产品的一些重要指标进行了比较严格的规范,比如过充电的保护、过放电的保护、短路保护、过载误操作、智能管理这样的移动电源安全试验,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还有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挤压、热滥用、针刺,包括高温储存等试验,也作出了比较明确的电池安全试验的要求,也是高标准的。”
例如,在整机外观上,意见稿要求应标识建议安全使用年限;在过充电情况下,移动电源应不起火、不爆炸、不破裂、不漏液。在电池安全的热滥用试验中,要求当试验箱内温度达到135℃±2 ℃后恒温,并持续60分钟的情况下,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
上述充电宝生产厂家的负责人张先生说,目前生产企业关注较多的是关于电池的安全要求。
他表示:“电芯,就是电池。目前按我们跟电芯厂的沟通情况来看,热滥用跟针刺这两个要求是比较高的,成了一个门槛了,但是一些有技术能力的厂商是可以做到的。”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大家目前担心的是,如果强制性国家标准《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已经购买的充电宝还能使用吗?就相关问题,该标准的牵头制定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说明:按照我国现有政策和法规,对于消费者已经购买的已经获得CCC认证的移动电源产品,本标准发布后将不受影响,消费者可以继续持有和使用。该研究院一位工作人员向中国之声证实:“使用是没问题的,而且民航规定不改的话,上飞机也没问题。”
就移动电源行业整体格局来说,这一新规如果落地,无疑会加速洗牌。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的预计,将有近七成现有产能因无法满足新标准的技术要求,可能被迫退出移动电源市场。记者了解到,一些依附产业链的小型充电宝组装厂,因缺乏核心研发能力,多依靠采购通用电芯和线路板进行简单组装,可能会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
江苏一家充电宝企业工作人员说:“按照新的标准,我们要更换不符合标准的生产设备和电芯供应商,还需承担产品抽检的费用,一旦不合格还面临召回和高额罚款,对我们这样的小厂家来说投入巨额资金改造生产线确实超出承受范围。”
上述广东某充电宝生产厂家的负责人张先生认为,尽管安全标准大幅提升后,成本会增加,但行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他表示:“成本在一定时间里肯定会有一定的上升,但我相信通过技术升级、通过上游供应链的厂商的努力,应该还是可以回到一个正常的、不太受影响的状态,而且规范化程度高一点,对消费者、对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有帮助的。还是得看新规出来以后具体的条款、具体的测试要求,现在标准没有完全确定、时间也尚未确定,会有过渡期嘛。”
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说明,新标准的制定目的是提高移动电源产品质量水平、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保障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制定过程中会综合考虑产业界和消费者的呼声,同时进行大量行业调研和专家研讨,并组织企业和实验室进行充分试验验证,还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确保标准的技术内容科学、合理、可行。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新标准将有望推动充电宝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
梁振鹏表示:“移动电源工厂的制造工艺、技术,也都在不断升级,总是有一部分产能会因为无法满足新标准的要求,被迫退出移动电源市场。第二,生产成本的上升必然会传导到消费端,但是,同时也会为消费者带来安全性和真实容量、真实指标的巨大保障。对移动电源行业总体而言,新的国家标准总体的效益远远大于成本上升带来的行业冲击。从新的国家标准可以看出,以后政府对移动电源行业的监管转向全链条管控,也会推动移动电源行业从之前的价格竞争,转向安全性能与技术创新为主导带来的价值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