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资讯 > 正文

心情不好就狂吃?吃完反而后悔?3招帮你摆脱“情绪性进食”!

2025-11-22 11:21:53      来源:光明网

“白天控制得可好了,晚上加完班在地铁上就开始点各种吃的。”

“明明不饿,但嘴巴就是很馋,一直想吃东西。”

“每次心情不好或者压力大的时候,就会吃很多高热量的食物。”

在生活中,许多人在情绪起伏时会不自觉地用食物来安抚自己,这种现象被称为“情绪性进食”。所谓“情绪性进食”是指通过进食来应对情绪问题,而非真正的生理饥饿。

当我们感到压力、焦虑、孤独、无聊时,食物可能成为一种“安慰剂”,帮助我们暂时逃避负面情绪。

01

为什么情绪一来,就想吃东西?

这与机体和大脑的联动有关。

承受压力或焦虑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被激活,皮质醇等激素水平升高,提升对高能量食物的渴望;与此同时,甜、油等风味能迅速刺激奖赏通路,带来短暂的愉悦。

久而久之,大脑会把“情绪低落→吃点东西→情绪短暂缓解”固化为自动路径。路径越固化,分量感和节制力越容易被情绪接管。

02

情绪性进食有哪些特点?

突然的食欲并非因为饥饿,而是情绪波动导致的进食冲动。

渴望高糖高脂食物更倾向于选择甜食、油炸食品等“安慰食物”。

无意识进食不知不觉吃完一整包零食,甚至不记得吃了什么。

进食后的愧疚感吃完后不仅没有满足感,反而感到后悔或自责。

03

如何打破情绪性进食的循环?

改变习惯

如果在过去的压力情境中你选择了不健康的饮食作为应对策略,那么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行为可能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每当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就会自动想要吃这类食物。但有时进食只能让你获得短暂的平静,不健康的饮食可能会增加自己的罪恶感,从而导致更大的焦虑,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给自己10分钟的缓冲时间,在产生进食冲动时,尝试寻找一些替代行为,如捏减压球、涂鸦、深呼吸。十分钟后,你可能就没那么想吃了。

解决问题、改善情绪

情绪性进食与积极应对方式负相关。与其通过发泄情绪或幻想否认来应对压力,不如深入寻求情绪消极的根源,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正念进食

可以尝试正念进食训练,如通过“观察食物颜色-闻气味-小口咀嚼”的步骤来替代机械进食,从而更加专注地享受食物,减少情绪性进食情况的发生。

食物应该是营养的来源,

而非情绪的“创可贴”。

如果发现自己长期受此困扰,

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营养师的帮助~

来源丨光明网综合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今晚,由江苏卫视与爱奇艺联合出品的创演节目《音乐缘计划2》第五期即将上线。六位原创音乐人及其作品的惊艳亮相,将引爆又一场抢歌大战。 首位亮相的音乐人是在《音乐缘计...
2025-11-22 11:23:54
央广网呼和浩特11月22日消息(记者邵玉琴) 校园安全事关学生健康成长,牵动千家万户。11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校园安全委员会召开全区校园安全重点工作推进会,聚焦学生欺...
2025-11-22 11:20:47
央广网银川11月22日消息(记者吴佳仪)11月22日上午,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三季)宁夏兴庆区站复决选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砂之船(银川)奥莱顺利启幕。 比赛现场(央广网记...
2025-11-22 11:16:27
近期,由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牵头组织的冰雪胜境 美哉伊犁2025伊犁冬季文旅推介系列活动先后走进武汉、福州、广州等城市,并亮相深圳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这场跨越山海的文...
2025-11-22 10:39:06
近日,福州市正式启动育儿补贴发放工作,标志着福州市落实国家育儿补贴制度、降低家庭养育成本的惠民举措落地见效。符合条件的家庭可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便捷申领,补贴将按...
2025-11-22 10: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