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莹)驾驶豪车的“展销商”打折处理高档茶叶,家中变故的老人忍痛变卖“珍藏集邮册”……您动心了,很可能就掉进了陷阱。
警方近日发布典型案例,有不法分子以“寻求帮忙”“低价转卖”等话术出售劣质商品。因作案手段多变、团伙配合演戏“忽悠”,市民很容易放下防备导致被骗。警方提醒公众,警惕陌生人主动搭讪。
市民李先生在一家酒店停车场内偶遇两名驾驶奔驰轿车售卖茶叶的男子。两人自称是参加博览会的茶商,现在还剩余一些高档茶叶,原价每盒1000元,现在只卖200元。李先生看茶叶包装精美便购买了5盒。到家拆开后发现茶包粗糙且气味刺鼻,向业内朋友询问得知是劣质茶叶。
经警方调查,刘某某等人穿戴假冒名牌服装、手表,购买或租赁二手高档车将自己伪装成茶商,多次前往展会、高档酒店周边,将包装成高档茶叶的劣质茶叶,以打折销售的幌子向过往市民实施诈骗。
市民陈先生去买菜的路上看到一老人摆摊售卖一套珍藏版集邮册。老人介绍,这款集邮册存量少、收藏价值高,因家庭变故急需用钱,仅以4800元超低价转让。旁边还有两名路人一唱一和。陈先生当场支付4800元购买了集邮册。后经专业机构鉴定,这套所谓的珍藏版邮票为仿冒产品。
经警方调查,这三人一人摆摊售卖假集邮册,另两人充当路过群众在旁边“帮腔”,所售集邮册为低价购买的仿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