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新闻 > 正文

超60%的糖尿病患者,轻信“无糖食品”导致血糖失控

2025-11-16 10:06:00      来源:央广网

开福区69岁的张爹爹,患有糖尿病上十年,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这些年病情都控制得很好。但最近几个月,餐前血糖有时竟在10毫摩尔/升以上(正常不超过7毫摩尔/升),餐后血糖在18毫摩尔/升以上(正常不超过11毫摩尔/升),为把血糖降下来他自行加药,但仍不见效。昨天,他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肾病科(肾病内分泌科)就诊。主任医师胡剑卓接诊后,仔细询问了张爹爹的饮食、起居,终于找到原因。张爹爹早几个月迷上了一种女儿送来的“无糖饼干”,又香又脆,他每个月要吃几包,问题恰好出在这里。

印着“无糖”“0蔗糖”的饼干、蛋糕,糖尿病患者可随意吃?胡剑卓表示,临床数据显示,超60%的糖尿病患者,因轻信“无糖食品”导致血糖失控。

谨防“无糖”标签的文字游戏

根据国家标准,“无糖食品”指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糖含量不超过0.5克。但商家常玩文字游戏,标注“无蔗糖”,却添加麦芽糊精、葡萄糖浆等高升糖成分。这些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迅速分解为葡萄糖,升糖速度比蔗糖更快。

为弥补无糖带来的口感缺失,饼干中常加入大量油脂、淀粉。比如某些无糖饼干,每100克脂肪含量高达25克,热量堪比油炸食品,长期食用会加重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同时,甜味剂是一把“双刃剑”,虽然阿斯巴甜、甜菊糖苷等甜味剂不升高血糖,但部分产品添加过量,可能刺激食欲,间接导致总热量摄入超标。

不少糖尿病患者发现,食用无糖饼干后血糖波动剧烈。究其原因,这类饼干多以小麦粉、大米粉等精制谷物为原料,富含大量淀粉,进入人体后会快速转化为葡萄糖。部分产品虽宣称添加膳食纤维,但实际含量有限,难以减缓“碳水”吸收。再加上个体消化能力差异,最终导致血糖难以控制。

糖尿病患者选零食,先看配料表

胡剑卓表示,糖尿病患者选零食,首先要学会看配料表。配料表排序有玄机,配料按含量从高到低排列,若麦芽糊精、精炼植物油排在前三位,说明热量炸弹已“超标”。

其次,应警惕“代糖+淀粉”组合。例如“赤藓糖醇+玉米淀粉”,看似无糖,实则淀粉会转化为葡萄糖,建议优先选择以杏仁粉、椰子粉等“低碳水”原料为主的食品。

此外,应关注营养成分表。碳水化合物≤15克/100克,选择“低碳水”饼干,且需计算“净碳水”(总碳水-膳食纤维)。脂肪≤10克/100克,避免饱和脂肪过高的食品,如棕榈油、黄油。蛋白质≥5克/100克,蛋白质能延缓“碳水”吸收,提升饱腹感。

少量试吃,监测餐后血糖

即使符合上述标准,也需少量试吃并监测餐后血糖。胡剑卓建议,吃50克饼干后,分别检测餐后1小时、2小时血糖。若血糖波动超过2毫摩尔/升,说明该食品不适合长期食用。

日常生活中,其实有无糖饼干更靠谱的零食清单。如天然低糖蔬果,黄瓜、番茄、蓝莓、柚子等,升糖指数低于55,搭配10颗杏仁,营养更均衡。优质蛋白类,无糖希腊酸奶(添加坚果碎)、卤鸡蛋、豆腐干,既能稳定血糖,又能补充营养。自制健康小食,用燕麦片、奇亚籽、坚果烘焙低糖饼干,或用魔芋粉制作低卡果冻。

糖尿病患者吃零食时,要定时定量,将零食计入每日总热量,例如午餐减少半碗米饭,换取50克低糖饼干。细嚼慢咽,延长进食时间,让大脑充分接收饱腹感信号,避免过量摄入。搭配膳食纤维,吃饼干时搭配绿叶蔬菜沙拉或豆浆,延缓“碳水”吸收速度。

胡剑卓提醒,若食用零食后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或连续3次监测血糖异常,需及时就医调整饮食方案。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11月13日,来自青海省民政厅的消息:今年以来,青海省将65岁以上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范围,通过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实施慢病上门管理等服务,老年人健康管...
2025-11-16 10:07:28
济南市市中区上新街地处泉城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有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重要文化建筑和12处名人故居,万字会旧址、老舍故居等皆聚集于此。11...
2025-11-16 10:05:33
很多人常有口干、眼干的小毛病,尤其到了秋冬换季的时候,浑身都觉得干燥。如果长时间口干、眼干不见好,甚至龋齿增多、形容消瘦,全身都闹起旱灾的话,要小心是干燥综合征...
2025-11-16 10:05:08
随着冬季到来,不少人的皮肤就开始闹别扭:洗脸后脸颊紧绷得像糊了层纸,小腿一挠就掉白屑,还有人甚至半夜被痒醒。 对此,一些人认为冬天皮肤干是正常的,多涂保湿霜就可...
2025-11-16 10:04:38
音乐节上演浪漫烟花秀 乐队演奏现场 第二届澄迈漓岛音乐节在澄迈县漓岛公园举办。图为11月15日演出现...
2025-11-16 1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