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已建成一张“骨干网络”。记者从江苏省数据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北京、南京、苏州等18个城市数据基础设施节点,并成功实现互联互通。
数据基础设施,即支撑数据采集、传输、加工、流通、利用、运营和安全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2024年,国家数据局会同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南京、苏州等18个城市开展数场、可信数据空间等6条技术路线的创新探索。
全国范围内,目前已建设北京、南京、苏州等18个城市数据基础设施节点,并实现了设施间互联互通,孵化上百个业务场景,汇聚数据交易所、数据开发商等各类主体超过3900家,对外提供数据产品超过13000个。
其中,我省南京、苏州作为全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联网方向)”先行先试城市,省数据局第一时间组织南京、苏州开展数联网任务建设。南京打造算网设施、统一底座、流通平台等“六个一”体系,支撑跨域数据安全高效流通。苏州建设数据流通利用平台,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交易等方面试点。两地在技术适配、场景落地、机制创新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
18城的互联互通,标志着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已从“碎片化建设”步入“体系化互联”新阶段,这些节点城市如同一座座数据“枢纽站”,串联起一张覆盖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流通网络,让数据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高效流动,用户“一点接入、全国通行”,数据“一点发布,全域可见”,应用“一点部署,跨区通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聂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