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新闻 > 正文

演唱会“内部票”让138万元打水漂?骗局曝光

2025-11-08 11:11:24      来源:央广网

  大型演唱会必须实名购票、实名入场,但总有人相信有“内部票”等渠道可以绕过实名购票。为了看热门演唱,27人的138万元门票费血本无归。朋友圈里的“票务大佬”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看似普通的票务交易,如何演变成百万陷阱?

  138万元打水漂

  27人陷内部票骗局

  2024年1月,从事票务工作的许某为拓展业务,急需一些群星演唱会的门票。于是,他在某购物平台上发布了求购信息。很快,一个自称“演唱会主办方员工”宗某的人找上了他。许某在宗某处花了2万多元买了300多张门票,客户都顺利进场。

  这次交易的成功,让许某放下戒心,之后便主动联系宗某。宗某也抛出了更大的“诱饵”,自称能拿到国内一些顶流明星的演唱会门票,但这一次“门槛”变高了,需要支付远高于票面价值的定金。宗某说这是内部预留票,渠道更特殊,甚至还拿出了一份保密合同。

  可直到多场演唱会都陆续开唱了,宗某始终都没拿来票。于是,许某报案。宗某随即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警方通过调查发现类似许某的被害人多达27人。

  办案人员讲述,某酒业公司办了一场演唱会,并决定将演唱会的邀请函以门票形式委托机构对外销售。宗某等人与演唱会的委托销售机构达成演唱会门票包销合同,拿到邀请函4200余张,随后以演唱会主办方名义将上述邀请函转卖给许某等人,实际销售3000余张,未销售900余张,事后也未将销售所得钱款交付委托方,委托方事后对宗某等人提起了民事诉讼。

  也就是说,宗某第一次向许某出售的演唱会门票,其实是主办方发放的邀请函,并非市面销售的实名制门票。

  实名制落地

  为何仍有人落入票务骗局?

  事实上早在2023年9月,文旅部和公安部就已经明确规定,大型演唱会必须实名购票、实名入场,强实名制的核心就是人、证、票三合一。

  如今,主流票务平台和场馆都接入了公安系统的人证比对,闸机有人脸识别和身份证读取功能,必须本人持本人证件才能入场。这套体系从技术和规则上,堵死了传统“黄牛”转票的空间。

  根据2023年9月文旅部、公安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每场演出每个身份证只能购买一张门票,购票人与入场人身份信息保持一致。

  既然实名制政策早已落地,为何像许某这样的票务人员还会被骗呢?

  宗某有意在朋友圈里将自己打造成了“业内大佬”的人设,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发布代理购票的“成功案例”、与“后台”的聊天记录、演唱会现场定位等,目的就是为了让被害人相信他是有能力弄到内部票。

  2025年7月10日,南京六合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宗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十个月,并处罚金十五万元;责令退赔各被害人经济损失。

  特别提醒:购买演唱会门票,务必通过官方票务平台,任何声称“有内部渠道”“能绕过实名制”的说法都是骗局。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央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7日在浙江乌镇开幕。 中外嘉宾表示,10年前,习近平主席创造性地...
2025-11-08 11:12:29
中消协7日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36761件、同比增长7.9%;与2024年三季度相比,虚假宣传、安全、合同...
2025-11-08 11:10:55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重要功能板块之一,2025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于11月6日上午在浙江乌镇正式启幕。本届博览会以AI共生、智启未来为主题,聚焦AI前沿、AI生态、AI+产业、AI+...
2025-11-08 11:09:11
央广网天津11月7日消息(记者周思杨)近日,武清影剧院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在观众期盼的目光中,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指挥马丁步入乐池,现场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2025-11-07 15:15:06
央广网北京11月7日消息(记者郭薇)11月5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话剧《牡丹亭上三生路》,在国家话剧院剧场正式与观众见面。该剧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
2025-11-07 15: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