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1月7日消息(记者周思杨)近日,武清影剧院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在观众期盼的目光中,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指挥马丁步入乐池,现场顿时响起热烈掌声——天津音乐学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首演正式启幕。这部诞生于1952年的中国首部喜歌剧,以其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让全场观众沉浸其中。
今年适逢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发表80周年。这部文学经典历经多轮艺术改编,先后以电影、豫剧、评剧、歌剧等形式亮相。1953年,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完成该剧首演,开创了这部作品在歌剧领域的先河;2016年,中国歌剧舞剧院再度复排;2022年,该剧入选中国艺术研究院发布的《〈讲话〉精神照耀下——百部文艺作品榜单》,印证了其持久的艺术魅力。作为喜歌剧的开山之作,《小二黑结婚》以幽默诙谐的表演、生动活泼的音乐,将农村青年追求婚姻自主的故事演绎得妙趣横生。
《小二黑结婚》剧照(央广网发 天津音乐学院供图)
在演出中,领衔主演王宏伟的登场赢得满堂喝彩。作为一位成熟的歌剧表演艺术家,他以韵味十足的演唱和细腻传神的表演,鲜活塑造了小二黑这一朴实勇敢的农村青年形象。与他搭档的青年歌唱家吴梦雪,则以清澈甜美的嗓音和灵动的舞台表现,成功诠释出小芹的纯真善良。
剧中,其他角色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张喜秋饰演的金旺狡黠中透着滑稽,曹颖演绎的三仙姑将角色喜剧特质拿捏得恰到好处,高鹏饰演的二孔明、王乃仟饰演的女区长、费琪芳饰演的宋大婶、罗嘉豪饰演的老董、李宽奎饰演的年根等配角的生动演绎,不时逗得观众会心发笑,为全剧增添了浓郁喜剧色彩。这种寓庄于谐的艺术表现,正是喜歌剧独特魅力所在。整场演出节奏明快,戏剧冲突层层递进,既保持了民族歌剧艺术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作品的深刻内涵。
总导演黄定山在谈及创作理念时强调:“在尊重原作精髓的基础上,我们运用喜歌剧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让经典故事在新时代舞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阵容中多位青年教师都是首次涉足民族歌剧领域。王宏伟在演出后表示:“他们既要精准把握乡土语言的韵律,又要生动传递角色的外放性格,这无疑是重大挑战。”作为艺术总监兼领衔主演,他将舞台经验倾囊相授:“让学生们在经典剧目中‘摸爬滚打’,比课堂讲授更能触及艺术本质。见证他们从青涩走向成熟,直到准确传递角色情感,正是此次复排的最大教学价值。”
当演出落下帷幕,全体师生在热烈掌声中多次谢幕,总导演黄定山率创作团队登台致意。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用持续不断的热情掌声表达对演出的由衷赞赏。来自北京的观众董燕激动地说:“这场演出既让我们欣赏到了高水平的演唱,又在欢笑中感受到了经典作品的永恒魅力。”
此次演出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天津音乐学院艺术实践成果的集中展现。通过青年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与舞蹈团的协同演绎,学院实现了“演、奏、唱、舞”一体化的艺术追求,为这部底蕴深厚的经典作品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