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翰墨巴州-楼兰简牍文书交流活动”在新疆库尔勒市文化馆(美术馆)拉开帷幕。活动以“全国楼兰简牍文书与汉晋书法史”为核心主题,汇聚国内书法领域的专家学者,深挖楼兰简牍文书的文化内涵,为践行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新动力。
活动现场 (杨柳青 摄)
活动中,在场专家围绕楼兰简牍与汉晋书法展开深度交流。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原副院长、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松长教授,以《楼兰残纸与郴州晋简楷书散论》为题解析书法关联;中国书协理事、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李逸峰教授,通过《从楼兰简纸看早期行书的“形”与“势”》探讨书体演变;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周珩帮教授聚焦《楼兰出土〈张济逞文书〉的增订与书学讨论》,分享最新研究发现;山西省书协副主席、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冉令江副教授,则从《从简牍残纸看钟繇楷书的传播》切入,梳理书法传播脉络。每位专家发言后,本次活动总策划、书法史学者、四川文理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副教授朱中原均进行专业评述和交流解析。
活动现场 (黄万里 摄)
对话交流环节,学术主持朱中原与陈松长、李逸峰、周珩帮、冉令江四位教授及新疆书协主席张鸿林,围绕“《流沙坠简》与‘罗王之学’的当代书学审视”“楼兰文书与汉晋隶变研究”“‘楼兰书风’与‘敦煌书风’‘二王书风’渊源”等9项核心议题展开问答式交流。专家们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各抒己见,既有学术严谨性,又不乏文化共鸣,进一步明晰了楼兰书法在汉晋书法史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其与中原书风之间的紧密联系。
活动现场(杨柳青 摄)
活动尾声,中国书协理事、新疆文联副主席、新疆书法家协会主席张鸿林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交流不仅分享了简帛书法研究方法、汉晋书体流变等扎实成果,更通过楼兰简牍中的屯田文书等史料,印证了千年前中原与西域的紧密联结。他表示,新疆艺术学院书法学院已将楼兰简牍内容融入教学,后续新疆书协将进一步支持“楼兰书风”研究,推动简牍资源收集、文化传播,让楼兰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据悉,本次活动的参与人员除专家学者外,还有新疆科技学院代表、巴州书法家协会代表及库尔勒市各中小学书法老师等。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楼兰简牍文书研究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更助力“楼兰书风”学术体系构建,让楼兰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进程中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库尔勒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