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新闻 > 正文

北京国际音乐节拓宽中国歌剧版图

2025-10-21 11:10:14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高倩

  巨大的斜面挤出锐利的尖角,向着观众席倾轧而来,白色铺天盖地,让一切不堪和挣扎无所遁形。18日晚,指挥大师夏尔·迪图瓦执棒上海交响乐团,细碎又精密的旋律飘飞在舞台上下,包裹着意味尖锐的唱词纵横激荡——首演100年后,阿尔班·贝尔格划时代的歌剧杰作《沃采克》借助第2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平台,在保利剧院圆满完成全舞台版本的中国首演。

  这样值得铭记的瞬间,北京国际音乐节见证许多,更缔造了许多。在中国歌剧艺术版图上,凭借二十多年来超过60部中外歌剧的高水准呈现,北京国际音乐节是当之无愧的拓荒者和引领者。

 

  《天使之骨》剧照。 北京国际音乐节供图

  ■《沃采克》展现前瞻视野

  贝尔格歌剧《沃采克》是20世纪戏剧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改编自德国天才文学家与剧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的残本《沃伊采克》,以底层小人物作为悲剧主人公,讲述了在二百年前的德国,一位贫穷士兵在长期的羞辱与压迫中精神崩溃,最终杀死恋人并绝望溺亡的悲剧。1925年,《沃采克》在柏林首演,无调性的音乐语言、极具冲击力的批判精神震动欧洲,被视作现代歌剧的开端。百年来,《沃采克》一直是各大歌剧院必演的经典剧目之一,39次访华的迪图瓦非常了解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速度,他清楚地意识到,“如今,中国乐团与中国观众已具备理解这部复杂作品的成熟能力。”

  《沃采克》该如何与今天的中国观众相见?比利时弗兰德斯歌剧及芭蕾舞剧院与导演约翰·西蒙斯联手,为之赋予了极简却充满张力的舞台表达,光影流动,颜色碰撞,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动被巧妙地具象、延伸。今年6月,这一版《沃采克》在比利时首演后广受好评,入围2025年国际歌剧大奖“最佳新制作”提名。“我们广泛邀请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艺术家,共同为中国观众呈现这部作品。”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说,在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北京国际音乐节向来具有“前瞻性”的视野。

  ■大批作品在京首演亮相

  《沃采克》不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第一次呈现贝尔格歌剧,早在2002年,他的另一部现代歌剧《璐璐》就已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首次与亚洲观众见面。

  2000年前后,是“歌剧”还属稀罕物的年代,剧目仅限《茶花女》《蝴蝶夫人》《图兰朵》《卡门》等最广为人知的几部,演出场次也是寥寥。“音乐节必须有歌剧,因为歌剧是集音乐、戏剧、舞美的综合艺术,代表着音乐的制高点。”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始人、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一锤定音。从2000年起,普契尼亲自审定的《托斯卡》、威尔第《纳布科》、肖斯塔科维奇《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等一大批西方经典歌剧接连落地,在北京完成中国或亚洲首演。2005年,瓦格纳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完整亮相,尤其轰动一时。

  “指环”四联剧展示了瓦格纳最高的艺术成就、最为成熟的艺术思想、最庞大的艺术结构,对西方歌剧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演绎难度大、角色数量多、神话色彩对舞台呈现要求丰富,无论在哪一方舞台,“指环”上演都是乐坛瞩目的大事。

  至今,很多乐迷想起二十年前的那四个秋夜,仍然津津乐道,从夜色初降到星月当空,“指环”以宏大篇幅描绘的神话世界天马行空,瑰丽慑人。台下,从全国甚至海外赶来的乐迷喝彩久久不息——在节目策划、演出执行、市场运作等多个领域,北京国际音乐节代表自己立足的这座城市和中国的古典音乐行业接受了空前的检验。从此,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启了系统性呈现以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为代表的德奥歌剧时代,在引进《唐豪瑟》《玫瑰骑士》《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名作的同时,《艾莱克特拉》《阿里阿德涅在拿索斯岛》等相对冷门的作品也出现在音乐节的节目单上。

 

  《沃采克》在保利剧院圆满完成全舞台版本的中国首演。 记者方非 摄

  ■剧目选择打破舒适圈

  “如果总以普及性和市场认知度考虑去选择剧目的话,可能国内整整一代乐迷都会错过像《阿里阿德涅在拿索斯岛》这样的名作。”余隆说。踏出舒适圈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毫不吝惜地把高光给予中国作曲家,自2003年开始,郭文景的《夜宴》《狂人日记》《诗人李白》、周龙的《白蛇传》、叶小纲的歌剧《咏·别》、陈士争的《霸王别姬》《赵氏孤儿》等中国歌剧始终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郭文景曾感慨:“北京国际音乐节让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堂堂正正地被世界了解。”

  在引入经典、关注本土的基础上,北京国际音乐节继续证明,作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古典音乐盛会之一,它打开了中国观众了解世界艺术前沿景象的一扇窗。从《璐璐》到《沃采克》,贝尔格的作品站在二十年年轮的两端,回望昔日因太过先锋、前卫而被敬而远之的现当代歌剧,如何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刻地予人震撼和深思:乔治·本杰明《切肤之痛》音响奇妙,杜韵《天使之骨》直刺社会弊病,《湮灭》《捌》结合歌剧与最新科技……而自2016年起,沉浸式等最新的观演体验,带着《唐·璜》《小狐狸》等作品融入三里屯等热门商圈。

  古典音乐发展至当下,在邹爽看来,这是“歌剧应该走进普通人生活”的时代。破圈触及更多人群,既是古典音乐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也带着让艺术回馈城市的人文情怀和为行业探索前路的勇气。“作为从业者,我们有必要让更多观众和同行知道世界舞台上正在发生什么。”邹爽说。立足全国文化中心,这也是北京持续推进“演艺之都”建设的题中之义。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中新网深圳10月21日电 (记者 索有为)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深圳专场演出20日晚在深圳宝安西乡会堂启幕,六个外国艺术团与深圳本土艺术力量携手,打造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文...
2025-10-21 11:12:16
王征宇 今年是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诞辰165周年,这让人想起指挥家奥托克伦佩勒在《我对古斯塔夫马勒的回忆》一文中,对这位曾有知遇之恩的大师满含深情的追思。1894年...
2025-10-21 11:09:33
新华社重庆10月20日电(记者谷训)有一种痛是疾病痊愈后才开始的,它叫记忆痛。10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世界镇痛日,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疼痛科专家揭开记忆痛的神秘...
2025-10-21 10:46:37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启动长期不动账户清理行动,涵盖个人及单位账户。与2023年由国有大行主导的集中清理不同,今年的行动明显呈现常态化、分层化特征。其中,地方中小银行成...
2025-10-21 10:39:39
本报记者 赵晨熙 论文作为学术研究的严肃产物,其写作并非易事。它需要作者长期扎实的学识积累,也需要在写作时不断查阅资料,深入思考,投入大量心力去完成。然而,在个别...
2025-10-21 10: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