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0月13日消息(记者周思杨)日前,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智能传播产业学院成立大会暨国际智能传播研讨会成功举行。会上,天津首个聚焦“多语种+智能传播”领域的产教融合平台——“天外国际智能传播产业学院”正式揭牌,该学院将充分整合校企资源,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智能技术素养与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国际智能传播产业学院揭牌成立(央广网发 天津外国语大学供图)
活动中,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与13家产业学院合作单位签署共建协议。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济军、国际传媒学院院长马兰州分别为产业学院指导专家和行业导师颁发聘书。
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波表示,该学院的成立,是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的又一坚实步伐,为培育高层次国际传播人才搭建了全新平台。他希望学院从唱响产学研合作交响曲、培育高层次人才、构筑中国声音传播主阵地三方面发力,整合校媒企多方资源,助力天津打造国际传播高地。
在随后进行的国际智能传播研讨会上,行业专家与学者围绕“智能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校媒企协同创新路径”“技术赋能下的国际传播实践突破”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产业学院后续的人才培养规划与学科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建议。
据悉,天津外国语大学已有“一带一路”数智经贸产业学院、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策马ESG产业学院、数智传媒动画产业学院,该学院作为第五个产教融合平台,是学校深化新文科建设、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的创新实践。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周红蕾表示,学院将打造“语言+技术+传播”的融合培养体系,依托学校多语种优势,与企业合作建设智能实训平台、开发实践课程,让学生在企业与校内导师指导下参与产业项目,培养智能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