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第一部话剧
中国话剧史上不落的太阳
中国现实主义话剧的基石
2025年
纪念曹禺诞辰115周年
让我们走进剧场
与伟大的剧作家
开启一场灵魂对话
907品牌演出
天津人艺经典话剧《雷雨》
中国话剧百年第一戏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出生于天津,是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戏剧教育家。他与鲁迅、巴金、茅盾、郭沫若、老舍齐名,合称“鲁巴茅郭老曹”。1934年,曹禺以《雷雨》震撼文坛,随后又创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优秀剧作,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话剧的经典作品。
“中国话剧这一百年来,如果只选一部戏作为代表,非《雷雨》莫属。”
《雷雨》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周家和鲁家两家的家庭的矛盾冲突,展现了封建家庭的腐朽,礼教的束缚以及人性的挣扎。剧中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复杂多面,没有简单的善恶之分,他们都在时代的重压下,挣扎着寻找自身的出路。
一场《雷雨》,开启了中国话剧的先河。它演绎了难以计数的场次,依然火爆,经久不衰!
《雷雨》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话剧有了观众,还标志着中国话剧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剧本。扎根中国的故事,挣脱时代桎梏的呐喊,经典的话剧规则,让《雷雨》一出世,就如闪电划破长空。
历经六十余载
天津人艺版《雷雨》常演常新
天津人艺成立于1951年,郭沫若大师曾为它题写院名,老舍、曹禺、焦菊隐等知名大师亲临剧院观摩指导。
天津人艺作为中国重要的话剧团体之一,对《雷雨》的排演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创新。从1956年的首演到如今,天津人艺的《雷雨》在忠实于原著精神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每一代演员都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剧中的人物,使得这部经典之作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都能与观众产生共鸣。剧中人物的命运和挣扎,折射着当下人们的生活写照。我们在观看《雷雨》时,不仅为剧中人物的命运而感动,更会反观自身的生活和内心。
剧 目 亮点
曹禺“盖章”地道诠释
天津人艺1956年开始创排《雷雨》,在这六十多年间,天津人艺怀着对大师、对经典的敬畏之心,复排、重排多次,曾多次得到曹禺先生的肯定和赞赏。每一次的改变,都有新的思路、新的解读、新的诠释,让舞台上“雷声”不断,舞台下掌声不息。
曹禺先生出生于天津,而其戏剧启蒙也是在天津上学期间获得的,本来曹禺先生的作品中就含有大最对天津的记忆,笔触中更是不知不觉流露出浓郁的天津文化,这种地道的天津味儿,只有土生土长的天津演员才能完美诠释。
独具匠心,扣人心弦
话剧《雷雨》拥有完整的故事闭环。曹禺巧妙地将30年周、鲁两家人错综复杂的矛盾安排在一天之内来描写,从而形成了一种“闭锁式”结构方式,集中而清晰。
其次,《雷雨》还有紧张强烈的心灵震撼力和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全剧每幕都有一个矛盾冲突的高湖,极具感染力,不仅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而且也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台词经典,直击人心
作为中国话剧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雷雨》的独特魅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它的台词,《雷雨》的台词精炼而意义丰富,它对情节的展开、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周朴园:”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子女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蘩漪:”我盼望你用你的心,想一想,过去我们在这屋子里说的,许多,许多的话。一个女子,你记着,不能受两代的欺侮!“
鲁侍萍:”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
命运纠葛 拷问灵魂
这是一出命运悲剧,也是一出社会悲剧,话剧中三死两疯绝望的命运结局,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雷雨》演的是家事却处处体现出国事的影子。
曹禺先生说:“在黑暗的旧社会里我捱过了半生,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曹禺以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声声惊雷都是对人性的拷问。
剧 情 梗 概
故事讲述了二十年代某年夏日的一个午后,从济南来到周公馆看望女儿四凤的鲁妈 ,在这里和周公馆的主人周朴园不期而遇,周公馆中所有人物的命运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为三十多年前,周朴园和鲁妈曾经是一对恋人,迫于家庭的压力,周朴园抛弃了鲁妈,改娶了一个富家女子。
鲁妈的到来,引发了这个家庭的巨大危机——
名为母子实为情人的蘩漪和周萍
名为恋人实为兄妹的周萍和四凤
名为敌人实为父子的周朴园和鲁大海
这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最终暴露了真相
两个家庭 八个人物
三十年恩怨
10月12日
这场“雷雨”即将降临惠州
跟随天津人艺
一起品味跨越百年的经典!
演出信息:
时间:2025年10月12日 周日 20:00
票价:80元、180元、280元、380元、480元
演出场馆:惠州市 | 惠州文化艺术中心-歌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