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新闻 > 正文

以杂技语言重构考古史诗 杂技剧《一指千年》上演

2025-09-09 10:48:2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李洁 张哲浩

  “这是泥土里埋藏着的中国故事,两千年的守望与思念,破碎又重组,由一枚指纹开始诉说……”日前,由陕西省杂技艺术团有限公司联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国内顶尖创作团队创排的大型原创杂技剧《一指千年》在陕西西安正式上演。

  该剧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修复师修复秦百戏俑为主线,以仰卧俑腹部的指纹为切入点,以杂技语言重构考古史诗,讲述修复师在修复过程中冥思遐想、神游于秦,探寻指纹背后秘密的故事。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百戏俑的出土更是在史学、雕塑、服饰、彩绘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研究价值。杂技剧《一指千年》围绕秦始皇陵,对陕西特有的秦文化考古成果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诠释了“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深刻内涵。

  市井的烟火、炫彩的织染、旋转的陶轮、奇巧的百戏、恢宏的征战……该剧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考古成果——百戏俑的体态、制陶作坊遗址等,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舞台叙事,让古今文明中蕴含的的情感同频共振。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开创了“文物活化杂技剧”的新品类,让杂技剧不再只是技术的堆砌,而是以文物为文化内核、以剧情为叙事骨架、以科技为呈现手段的综合艺术,为传统杂技注入历史深度与人文温度。

  舞台上,动态投影将“文物修复”与“重生”的过程具象化,从碎裂的陶片到重组的俑身,碎片聚合成阵的视觉震撼令百戏俑“活”起来、让制陶作坊在技艺中“动”起来。灯光与机械的联动实现双场景叠加,当月光透过修复馆的窗落在仰卧俑的指纹上,时空瞬间“折叠”,修复师与陶工对望,“一瞬千年、千年一瞬”的震撼无需台词便直抵人心。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视,将原本藏于博物馆展柜、载于学术论文的考古发现演绎成了观众能感受、能共情的人民叙事。从两千年前秦俑身上的指纹,到舞台上跃动的流传千年的技艺,这“一指”,是少年陶工留在陶坯上的温热印记,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的生命刻痕,更是古今匠心传承的精神榫卯。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09日 09版)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邹 翔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既要重视可及性,也要注重可持续性 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归根到底源自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文化发展奔腾激荡的长河...
2025-09-09 10:48:45
在中缅边境极边之城云南腾冲,刘永周皮影剧场内漆黑寂静。随着一束激光点亮舞台,精美的立体装置上下对开,1.5米高的巨大皮影人在黑暗中散发荧光,灵动演绎运送抗战物资、...
2025-09-08 12:00:48
记者 田婉婷 今年的演出市场持续活跃,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1月到6月,全市举办营业性演出超2.9万场,观众超697万人次,票房收入超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0.5%...
2025-09-08 12:00:18
王润 1997年,在中央实验话剧院的黑匣子小剧场,第一次看到查明哲导演的话剧《死无葬身之地》时,曾因该剧在空间、表演、思想上带给人的多重冲击而深受震撼。刑讯的声响、...
2025-09-08 12:00:02
吴雪聪 邓乐典 杨斯羽 近年来,中国电影、电视剧、综艺等视听作品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青睐。有的外国博主是《甄嬛传》十级选手,有的外国人酷爱中国脱口秀,还有外国留...
2025-09-08 11: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