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综艺导视 > 正文

“猫耳声刻”限定版演出引爆热潮,小众广播剧迈向百亿大众市场

2025-11-28 15:34:18      来源:中国娱乐资讯网

  “猫耳声刻”限定版演出引爆热潮,小众广播剧迈向百亿大众市场

  2025年11月22日至23日,澳门「猫耳声刻」限定版演出在澳门伦敦人综艺馆内成功举办。《魔道祖师》《天官赐福》《将进酒》等知名IP参演,路知行、苏尚卿、陈张太康、姜广涛、袁铭喆(以上为部分嘉宾,排名不分先后)等CV嘉宾参与出演。

 

  演出吸引了上万名观众,其中不少观众来自内地,甚至有转机三次前来参加活动的资深广播剧IP粉丝。

 

  前些年尚属小众的广播剧行业,市场规模连年增长,如今已经已从2019年的10.5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04.4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85.5亿元。

  一个小众行业,为何能够快速增长?

  在澳门「猫耳声刻」限定版演出背后,或许我们可以管中窥豹。

  猫耳声刻是如何做创新的?

  艺术行业的创新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的“体验派”表演体系,颠覆了传统戏剧夸张、程式化的表演。他要求演员从内心出发,“真听、真看、真感受”,成为角色本身。这一创新不仅催生了伟大的演员和作品,更奠定了现代戏剧和电影表演的基石,让表演艺术从形式走向了灵魂的深度。

  音乐领域的创新更能验证这点,披头士乐队在专辑《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中,打破了流行音乐只是“三分钟单曲”的窠臼。他们引入交响乐编曲、磁带实验、概念性主题,将专辑从一个歌曲合集升华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构想。这开启了“专辑作为整体艺术品”的摇滚乐时代,极大地拓展了流行音乐的艺术边界和表现力。

  专辑于1967年6月发布发行后,首年销量超800万张,在美国公告牌专辑榜上蝉联冠军长达15周,更带动专辑市场收入从1967的2.15亿美元暴涨到1973年的10.4亿美元。

  广播剧能够走到线下,走到澳门,也离不开猫耳在表现形式上的创新。

  传统意义上的广播剧是一种以语言、音乐和音响为组成部分的戏剧形式,这种戏剧形式有多种特性,其中最突出的特性便是它无法给观众提供视觉效果,虽说观众无法获得视觉上的直观反馈,所以拥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这样的表现形式搬到舞台上,难免有视觉反馈匮乏的缺陷。

  第一届猫耳声优纪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调优,将广播剧和配音演员公之于台前,形成了一种新的舞台形式。同时不同的剧目因地制宜,在配音与肢体动作表演的比重上做出了区别。

  有的剧目以配音演员配音为主、辅之以小幅度动作和走位示意。有的剧目则是配音演员尽量还原原作中人物的行动。这样的舞台形式介于话剧和纯声音表演之间,被称之为 “声演剧”,带给了当时的观众新颖的体验。

  本届「猫耳声刻」限定版在此前声演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传统广播剧在舞台上的呈现模式,通过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对广播剧演出片段进行了场景渲染,让声音在舞台上变得更加可视化,增加了IP的“触感”。

 

  线上精细化运营,线下链接粉丝

  除了表现形式上的创新,猫耳FM一直在努力扩大广播剧的IP影响力,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覆盖线上与线下的广播剧内容生态。。

  在线上,猫耳FM通过精细化的运营,不断深化其IP储备与内容生态,构筑核心竞争优势。

  IP布局上,猫耳在上游覆盖了晋江文学城、长佩文学、阅文集团等75%以上的头部IP,并积极孵化独立版权作者,保障了充足的内容源头。

  内容生产上,猫耳FM致力于搭建工业化的自制管线,通过规范的流程提升产能与品质。2025年计划启动120部、上线75部广播剧,展现了强大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对待合作伙伴上,猫耳推出"IP双选会"机制,向外部工作室开放数百个已购版权IP,以阶梯分成模式激发行业共创活力。

  线上布局完整生态链之外,猫耳FM还在积极地将线上的声音热度,转化为线下可触可感的沉浸式体验,强化与用户的情感连接。

  2019年,在上海宝山体育场举办的M声优纪,吸引了阅文集团、上海欢乐谷、泡泡玛特、古剑奇谭三、黑鲨游戏手机等超过80家知名品牌参与,同时汇集了首批核心粉丝,顶着人均1000元的票价,5000张门票30秒内售罄。不仅验证了线下声音市场的巨大潜力,更奠定了活动的基本模式——通过声音连接情感,构建社群。

  在厦门举办的"十刻想见你"活动,作为福建首个广播剧类演出,汇集了50余位头部声优与歌手,通过"声音剧场"的形式,将广播剧的叙事张力在舞台上推向极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粉丝专程赴约。

  从早期的上海,到2025年的厦门,再到年底迈向澳门的"猫耳声刻"活动,猫耳FM的线下布局正从一线城市向新一线城市及港澳地区拓展,显示出其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和商业模式的成熟。

  热爱是创新的动力,行业引领者的责任

  在持续创新与变革的浪潮中,作为国内声音内容平台的先行者,猫耳FM始终坚守着一些不曾改变的内核。这些内核,既是对用户始终如一的真诚,也承载着对音频行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于用户而言,猫耳FM不只是一个内容平台,更是一座连接彼此的声音桥梁。每年的线下声演盛会,不仅是听觉的盛宴,也是一场心灵的共鸣。它为用户构建了一个脱离日常的“声活岛屿”,让那些因热爱而相聚的人们,在共同的频率中找到归属感,实现从线上收听到线下相遇的情感延伸。

  对平台来说,持续打造高品质的线下声演活动,是猫耳FM“陪伴”理念的具象化实践。平台希望声音不止是耳机里的独享内容,更能走出屏幕,成为可感知、可互动、可记忆的实体存在,在真实的时空里留下情感的“痕迹”。

  在行业维度上,猫耳FM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开拓者与引领者的角色定位。

  在商业化路径上,《魔道祖师》等现象级IP的成功已验证了声音内容的商业潜力。而在跨界融合方面,猫耳FM也持续探索“声音+”的多元可能。例如2021年与重庆奉节夔州博物馆合作的《三分星野》特展,以及2025年与重庆南岸区博物馆联合推出的广播剧《守护》,都是“广播剧+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用声音叙事激活静态文物,为历史文化注入情感链接,从而吸引更多年轻群体走进博物馆。

  此外,猫耳FM也持续通过配音大赛、声优孵化计划等方式,为行业挖掘和输送新鲜血液,不断夯实音频内容创作的人才基础。

  正是这些持续的商业探索与内容创新,使猫耳FM在激烈的内容竞争中始终保持用户规模与粘性的稳步增长。从线上播放量破亿的广播剧,到线下成为粉丝自发打卡的互动大屏,这些成绩都是猫耳FM行业影响力的外显,也印证了其“在变化中坚守核心”发展路径的成功。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亿万年时光褶皱里,藏着宇宙最初的心跳;千万次肢体碰撞中,迸发生命最原始的呐喊。终于,这部耗时三年打磨、颠覆传统舞剧叙事的诚意之作《洪荒》,邀你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
2025-11-28 11:50:56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 传世神作《清明上河图》竟暗藏惊天迷案! 北宋宣和三年,清明。一艘梅船,沿河而下如一枚棋子,落向大宋棋盘。梅船神迹惊现汴京虹桥,东...
2025-11-28 11:47:53
倘若昆曲是一幅迤逦水墨 含蓄风雅,笔意绵长 那么舞剧《牡丹亭》便是一张巨幅油画 色彩奔放,情感炽烈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四百年前,汤显祖笔尖倾泻的 不仅是一段旖旎传...
2025-11-28 11:45:22
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为主线,在秉承尊重原著的原则同时,邀请了年轻且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新追求的优秀艺术家为其注入独特的现...
2025-11-28 11:43:49
世纪同台!初代神颜原卡大米CC最终携手 25周年全球最美初恋终曲降临 亿万国人入坑神作 法语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初代罗朱羊城最后集结,绝不容错过! 豆瓣评分9.1...
2025-11-28 1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