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6日消息(记者韩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5日表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抽检已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类主体和各种业态,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向餐桌,切实回应民生关切。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对抽检发现的多批次不合格、掺杂掺假、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依法从严核查处置,已办理食品安全抽检核查处置案件17万余件,罚没金额约4.2亿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总监孙会川介绍,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抽检已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类主体和各种业态。
孙会川:生产环节,在覆盖所有在产生产企业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加工小作坊的抽检力度;在经营环节,已覆盖超市、便利店、农批市场等各类销售主体,餐饮店、中央厨房、学校食堂等各类餐饮服务经营者,还包括了餐饮外卖、直播带货、生鲜电商等新业态和进口食品等。
此外,在检验项目上,食品安全抽检覆盖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农药、兽药、微生物、食品添加剂等2066项指标。孙会川还强调,食品安全抽检把“孩子吃的”作为关注重点。
孙会川:对在产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实现100%抽检全覆盖,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等食品实施“月月检”;组织各省市场监管部门对校园餐以及食材集中采购平台开展“双周检”,要求在每两年的周期内,实现对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校园食堂抽检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