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资讯 > 正文

穿越时空叩问文艺初心

2025-11-24 11:08:59      来源:北京晚报

  韩轩

  当接地气的陕北民歌迎面撞上流行、摇滚的旋律,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11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共同出品的音乐剧《高歌》在保利剧院首演,用一场跨越时空的舞台对话,演绎了艺术源于人民、歌为人民而唱的精神传承。

 

  音乐剧《高歌》由当代青年秦川引入,身为陕北民歌博物馆讲解员的他,将观众的思绪带回1944年。当年,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多位鲁艺青年来到陕北榆林采风。他们结识了拥有一副好嗓子的女村民兰兰,并在采风中虚心向李有源、山药蛋、榆钱花、响娃等乡亲们请教学习。通过采风,鲁艺的青年们历经了成长,决心将“为人民而歌”的精神种子带到各地。

  都说主旋律的故事难做,其一难在做出新意,其二难在做得感人,《高歌》在面对这两个难点时,把思路共同指向了音乐,优美的旋律贯穿始终,剧目也一直在尝试用音乐叙事。在鲁艺青年还没有融入陕北生活时,年轻人与村民们的“赛歌”是洋腔对土调,西洋歌剧把当地村民听得一头雾水;当年轻人走进了乡亲们鲜活又火热的生活,两位女主角——鲁艺青年孟一秋与当地村民兰兰,唱起了象征情谊的“咱俩同年同月同日生”;当收集并学唱民歌的鲁艺青年们感悟到,群众才是艺术创作的土壤,他们唱起了《野草籽》,要像野草籽一样把根扎在民间,再把人民的歌声播撒天涯。

  《高歌》中的音乐与台词结合得非常自然,音符旋律与汉语四声契合,是该剧歌曲有洗脑能力的一大原因。《高歌》还用音乐呈现了很多有趣鲜活的历史细节。比如,大多数鲁艺青年有留洋归来的背景,他们在生活条件有限的陕北把锅巴称为“列宁饼干”,把翻炒的黄豆磨成粉对红糖做成“土咖啡”,在剧中就以一首诙谐的歌来呈现。

  音乐风格方面,《高歌》以陕北民歌为灵魂,以《黄河大合唱》经典旋律为基底,融入了流行、摇滚等多元风格。村民兰兰第一次亮相时,她的声音不仅有原生态的苍凉与豪情,也有摇滚音乐的动感与冲击力。这种融合非但没有削弱民歌的魅力,反而赋予了传统音乐新的生命力,让古老的歌谣在当代舞台上焕发力量。全剧多次展现了陕北民歌的魅力,将地方民歌融入剧情,让不熟悉陕北民歌的观众领略了地方艺术的美。

  《高歌》以陕北民歌切入,形成了叙事上的古今互文。当年,鲁艺青年前往陕北,在黄土地上追问文艺创作的源泉,如今,博物馆讲解员跨时空追问鲁艺青年,将陕北民歌重新带到当代观众的视野,也让当代观众重温历史。双线并行的叙事结构,不仅打通了时空的界限,更在艺术表达的层面完成了从“寻根”到“生根”的精神跃迁,当年的鲁艺青年在民间艺术中找到了创作的根,今人则在他们的故事中,寻找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根基。

  惊艳的音乐呈现让《高歌》有很高的完成度,“立住”了一部音乐剧的骨架与灵魂。当然,该剧也有继续打磨的空间,个别剧情推进可以更丝滑自然,尽管如此,《高歌》已经展现出了一部优秀音乐剧应有的品质与潜力。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作者:丁梓光 电视剧《国色芳华》是我拍摄的第一部古装剧,从接到项目之初,我就一直在思考:我能带给这部作品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我希望通过这部作品传达什么?一个距今千...
2025-11-24 11:08:41
光明日报无锡11月23日电(记者苏雁、光明网记者姬尊雨)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世界音乐之都无锡授牌仪式在江苏无锡渤公岛生态公园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公布无锡...
2025-11-24 11:08:25
2025年中国影像周暨中缅建交75周年电影节近日在缅甸仰光的内比都电影院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电影局共同主办。来自中缅两国电...
2025-11-24 11:07:59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批盗版剧App,这些App不仅盗用大量剧集资源,更会窃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有的甚至还植入恶意程序,侵害消费者安全权。对此...
2025-11-24 11:06:13
工人日报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时斓娜)记者今天从商务部获悉,今年前10月,我国电子商务在提振消费惠民生、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25-11-24 09: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