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场音乐会作品既有中国经典音乐作品又包含许多耳熟能详的现代筝曲,还有多首改编、原创古筝作品。独奏、重奏、协奏演出形式多样、耳目一新。
曲目介绍:
《海之波澜》王瑞 曲
此曲是由青年作曲家王瑞于2018年创作的古筝协奏曲,以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诗意为核心,融合传统韵味与现代技法,表达了作者对故乡青岛的眷恋之情。
《苍歌引》 陈哲 曲
苍歌引是青年作曲家陈哲于2014年创作的古筝协奏曲,以《尔雅·释天》中“春为苍天”为灵感,融合中西音乐元素,表达对生命与青春的礼赞,现为当代古筝代表曲目之一。
《闲居吟》 刘天华 曲 范冉 改编
《闲居吟》是刘天华创作于1928年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二胡曲中两首大曲之一。乐曲典雅清越,表达了作者在怡然自乐的同时,对事业的思虑及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整首曲子旋律清妙动听,在体现作者返朴归真、怡然自乐的同时表达了对事业的思虑及未来的憧憬。悠闲中缺少欢乐;安居中显得空虚,这便是刘天华当时的处境和心态。
《行者》 魏军 曲
此曲是魏军先生于2015年创作的一首古筝曲,运用了西安鼓乐的音乐素材。该曲以古丝绸之路为背景,描绘了千年古都西安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作曲家通过借鉴西安鼓乐的素材,并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思维,使《行者》成为一首别具风格的艺术新作。
《桃花源》 李博 曲
此曲是由作曲家李博于2015年创作的一首现代筝乐作品,灵感源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音乐语言描绘世外桃源的意境,融合传统技法与现代作曲手法,成为近年来广受演奏者青睐的热门曲目。
《定风波》 邓翊群 曲
是由当代古筝演奏家邓翊群于2015年创作的古筝独奏曲(后发展为协奏曲),灵感源自苏轼同名词作,以现代音乐语汇诠释传统文人精神,融合湘鄂山歌元素与创新技法。
《如是》 王丹红 曲
是由中国当代作曲家王丹红创作的一首现代古筝作品,创作于2012年。这首作品以佛教哲学思想为灵感,借“如是”二字(出自《金刚经》“如是我闻”,意为“如此真实”)为题,通过音乐语言探讨了生命、执念与解脱的主题,兼具东方韵味与现代音乐的表达方式,是近年来古筝曲目中广受关注的代表作之一。
《千古叹忠魂》 范冉 曲 李舒婷 配器
《千古叹忠魂》是一首饱含深情与历史韵味的作品,此曲是范冉老师于2025年创作。以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的传奇一生及悲壮结局为创作蓝本,借古筝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勾勒出关羽忠义、英勇却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带领听众穿越时空,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抗战胜利 80 周年之际,《千古叹忠魂》这首古筝曲宛如一部用音符编织的史诗,将那段烽火连天、英雄辈出的抗战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深切缅怀那些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捐躯的忠魂英烈。
天津市器乐协会民族乐团
一支汇聚众多音乐人才的艺术团体,由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院附中以及天津市器乐协会成员共同构成。
乐团由中国十大古筝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范冉担任团长,天津音乐学院唢呐专业副教授鄢磊担任副团长,天津音乐学院二胡专业教授金萾担任艺术总监,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指挥姚毅军担任名誉顾问。 该乐团以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致力于推动我市民族器乐蓬勃发展,并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以“激活传统、对话时代”为使命,通过挖掘民间音乐瑰宝、创编新时代民乐作品,探索民乐现代化表达。 在坚守中华文化根脉的道路上谱写新章,用琴瑟和鸣的华彩之声,讲述天津故事,传递中国精神。
演出信息:
时间:2025年11月28日 周五 19:30
票价:50元、120元、210元
演出场馆:天津市 | 天津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