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报道(记者高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7日对外发布《关于深化化妆品监管改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化妆品监管法律制度更加完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技术支撑更加有力,产业创新活力更加充沛,风险防控能力全面加强,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到2035年,化妆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监管现代化。
对于这一新政,申万宏源研究所分析师庄杨重点关注两个“发”:鼓励化妆品新品在中国首发;促进化妆品银发经济发展。“首发经济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扶持本土化的一些优质品牌,配合他们去研发一些新功效的化妆品,从而提升企业壁垒,拓展未来业务。第二就是银发经济,把化妆品的消费拓宽到一些可能现在更加具备消费能力的老年人,提供一个新的消费场景。”
《意见》还提出,畅通新功效化妆品注册渠道,支持新功效化妆品注册申报,对申报新功效化妆品即报即审。适应化妆品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求,加快实施化妆品电子标签等。
博星证券研究所所长邢星分析,新政从效率提升、创新赋能、生态优化三大维度发力,有助于加快推进我国从“制妆大国”向“制妆强国”的跨越。“首先,全链条制度松绑,解决多、小、散、低的痛点,提升了产业集中度。其次,监管重心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通过分级分类,人工智能辅助的手段实现精准管、放手活。长期来看,此举不仅提振民族品牌国际竞争力,更重要的是重构全球化妆品创新版图。”
作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市场,2024年国内化妆品市场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其中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达55.2%。近几年,化妆品国货强势崛起,新政的发布将进一步催化相关领域投资机会。庄杨认为有两大方向值得关注:“第一,最利好上游化妆品原材料,特别是一些化学制品,因为不管哪家化妆品公司能走出来都需要用到原材料,作为一个‘铲子’,原材料最先受益;第二,那些具有老牌竞争优势的,又愿意投钱做研发的本土化的化妆品龙头公司,未来是能在这个市场上抢到一份蛋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