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部参赛作品、148所海峡两岸与港澳院校、36种语言、23部获奖青春影片——这些数字诉说着2025年第三届海峡两岸青春影展暨看见集美青春电影展的盛况。昨日,400多位两岸影视界人士在集美共同见证了这一光影盛宴。
作为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全年金鸡”系列活动,第三届海峡两岸青春影展暨看见集美青春电影展以“青春映两岸影韵共潮生”为主题,由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厦门市两岸交流协会、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主办。
影展汇聚两岸影视力量,搭建起青年影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从台湾艺术大学到北京电影学院、从世新大学到中国传媒大学,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青年影人以电影为桥梁深化两岸文化联结与情感共鸣。
“两岸合拍”成亮点
“两岸年轻人的创意,虽然在历史文化议题上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最终呈现出一样的内核。”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仲祺在影展现场分享了他的观察。
“两岸合拍”已成为本届影展的一大亮点。陈仲祺透露,本届影展中,由两岸团队共创的作品比例达10%,累计成熟作品超80部。这些作品不仅在国际影展崭露头角,更在市场化运作中取得突破。
“今年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台湾和大陆两边的评审都互相欣赏双方的作品和创意,大家进行了很热烈的交流讨论。”陈仲祺说,这种刻在DNA里的东西,就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一种本能。影像可以成为连接两岸心与心的超强纽带,镜头可以表达两岸共同的情怀。
为进一步培育两岸青年影视人才,影展现场正式发布了海峡两岸影视学院联盟“飞行导师”名单。通过“飞行授课”模式,联盟汇聚两岸影视高校优质学者资源,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专业指导,构建起可持续的两岸影视人才共育机制。
多元题材展现青春万象
曾摘得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和第9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的岳红漫步在影展现场,与年轻创作者们亲切交流。她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我在这些作品里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未来和希望。”
从个体表达到时代记录,本届影展获奖作品构成了一幅多元融合的青春画卷。
世新大学吴姵吟的《梅花梅花几月开》通过一对弄丢募款箱的青少年,展现了成长中的困惑与担当。影片凭借深厚的情感表达与出色的艺术呈现,斩获评委会最佳短片。
集美题材短片《古厝戏文》则记录了金莲陞高甲剧团传承经典剧目《画龙点睛》的全过程。“00后”北方姑娘赵景彤坦言,她最初对高甲戏一无所知。“但当我看到70岁的老艺术家仍在舞台上倾尽全力,看到观众眼中的光芒,我明白了文化传承的意义。”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乔治带来的影片《老物》,则用现实主义与诗意结合的方式表达生命价值与社会现实的碰撞。他坦言自己深受侯孝贤、杨德昌等台湾导演影响,“台湾影片的艺术性表达很值得我们学习”。
据悉,集美区作为厦门重要的影视产业聚集区和拍摄取景区,为影展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撑。“海峡两岸青春影展”已发展成为两岸青年电影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集美将构建两岸青年影视人才联合培养与产业链联动机制,为两岸青年影视交流铺就更宽的路径、搭建更好的平台。(记者 张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