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新闻 > 正文

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代表性项目达470项

2025-11-14 10:10:53      来源:央广网

  记者从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了解到,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4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70项,代表性传承人678名。建成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7个、区级38个,设立非遗工坊126家,多层次、全覆盖的非遗传承网络已构建。

  西宁作为河湟文化核心区,历史上是丝绸之路南路与唐蕃古道的交会点,文化底蕴深厚,生态保护实践具有典型高海拔地域特征。近年来,西宁以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抓手,持续完善非遗保护体系,自2023年西宁市设立省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西宁市通过编制《河湟文化(西宁)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制订省级河湟文化(西宁)生态保护实验区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年)、分阶段推进河湟文化传承保护立法调研等措施,不断加强顶层设计。

  此外,西宁市常态化开展活态展演及非遗体验活动,组织近40项10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青超联赛、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南京文化旅游节、东盟博览会等非遗展演活动24场,受众达26.78万人次,非遗产品销售额突破30万元,河湟文化社会知名度与经济转化效益逐步凸显。

  在非遗人才及项目技能培训方面,开展评定西宁市第四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先后发展各级各类非遗工坊80家,完成《丹噶尔城隍庙的传说》《上五庄钉马掌技艺》记忆工程,河湟文化传承载体不断拓展。(记者吴梦婷)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11月12日至13日,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强国复兴有我2025年首都高校新生教育主题大思政课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开讲。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0余...
2025-11-14 10:11:31
11月11日,来自青海省民政厅的消息,十四五期间,青海民政领域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先后出台和修订近170项惠民政策,为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工作质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11-14 10:10:23
他就是我的理想型,我以为爱情照进了我的现实,但没有想到的是小宁坐在审讯椅上,手里攥着沾满泪水的纸巾,泣不成声地说道。近日,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某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2025-11-14 09:37:28
工人日报讯(记者刘兵)近期,体育上门家教悄然兴起。据记者了解,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一些球类课程的上门家教收费在每小时300元~500元之间,体能训练方面也在每小时2...
2025-11-14 09:35:52
随着冬季气温走低,家庭用电用气负荷攀升,叠加老房电路老化、设备超期服役等情况,火灾、燃气泄漏、一氧化碳中毒等安全风险凸显。人民网专访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理事,中国科...
2025-11-14 09: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