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新闻 > 正文

十五运会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敲响千年青铜乐器

2025-11-10 11:58: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广州11月9日电 (记者 程景伟)9日晚,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源自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句鑃(仿制品)被再次敲响,这一次,敲响它们的是来自现代的机器人。随后,一曲《彩云追月》奏响,带来古与今的梦幻对话。

  记者从南越王博物院获证实,这一乐器正是来源于该院院藏一级文物——西汉南越文王墓出土的青铜句鑃。

  “句鑃”(gōu diào),是一种青铜编列打击乐器,呈合瓦形腔体,于口弧曲,扁长柄,通常插植在器架或地面进行演奏。它的名字不见于古籍记载,而是源于器物本身的铭文,在早年发现的三套青铜器“其次句鑃”“姑冯句鑃”“配儿句鑃”上的铭文均显示这一形制的器物在当时被称作“句鑃”,因此研究者便将与之相近的器物称为“句鑃”。

 

一套八件的青铜句鑃。(资料图,南越王博物院供图)

  据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王维一介绍,句鑃是产生于东周时期吴越地区的青铜敲击乐器,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山东等地均有发现,江浙最多,即古时吴越文化的主要地区。古代以制作材料来分类乐器,共有金、石、土、木、丝、革、匏、竹八种,统称“八音”,句鑃以青铜制成,属于八音之中的金类。

  根据铭文记载,句鑃通常在祭祀和宴飨时使用。演奏时,需设置底座来固定柄部,口部朝上,用槌敲击,这与编钟的悬挂方式大不相同。句鑃属双音钟,可分为正鼓音和侧鼓音。

  现存的青铜句鑃中,数量在三件以上且成编的极少,广州西汉南越文王墓出土青铜句鑃八件成组,是较为少见的大型青铜句鑃,具有四个典型特点:一是体形最大;二是与钟、磐、琴、瑟等多种宫廷乐器同出,是南越国自铸的乐器;三是调制痕迹明显,可见是宫廷中的实用乐器;其四,这也是目前所见唯一的西汉时期青铜句鑃。

  据介绍,这套青铜句鑃是岭南首次发现如此大型的越族打击乐器,重191公斤,最大者通高64厘米,重40公斤;最小者通高36.8厘米,重10.75公斤。

  南越文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文王赵眜的墓葬,深藏于广州越秀象岗山山腹,共七室,功能各不相同。其中,东耳室出土了乐器和酒器等121件/套随葬品,象征着墓主生前的宴乐场所,一套八件的青铜句鑃出土于东耳室的北墙下,与其临近的陪葬物品有青铜编钟、石编磬等大型打击乐器。(完)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中新社广州11月9日电 (记者 程景伟)9日晚,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汪明荃、曾小敏、麦晓柔等粤港澳三地粤剧演员共同唱响《彩云追月》,旋律缓缓流淌,唤起无数观众...
2025-11-10 11:59:28
秦腔,不再是爷爷奶奶辈的娱乐,而是年轻人追捧的新国潮。 在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间,在庙会集市的喧嚣人群中,秦腔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浓墨重彩的扮相、跌宕起伏的剧情,...
2025-11-10 11:58:03
北京日报记者 王润 舞台灯光渐亮,三名演员操控着一头名为懂事的驴偶驮着行李缓缓走来,驴鞍上斜插一盏灯笼,上面一个桥字在夜色中摇曳。何冰扮演的郑板桥,手持竹杖,跟在...
2025-11-10 11:57:33
北京日报记者 高倩 从爽朗明快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到从容轻灵的《小河淌水》,再到童趣烂漫的《丢丢铜》,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里,音符如多彩画笔描绘出神州大地11月7日、8...
2025-11-10 11:56:13
苗 春 虽已经是秋冬时节,日前在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微短剧论坛现场却热浪袭人。当天的北京会议中心8号楼多功能厅不仅座无虚席,连两旁和后面的过道都...
2025-11-10 11: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