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场:
夏日牧歌 作品31
Pastorale d'été,H.31
作曲:阿尔蒂尔•奥涅格
Arthur Honegger
D大调低音提琴协奏曲
作曲:约翰•巴蒂斯特•万哈尔
Double Bass Concerto in D Major
Johann Baptist Vanhal
1.有节制的快板
Allegro moderato
2.柔板
Adagio
3.快板
Allegro
低音提琴独奏:钱博文
Double Bassist:Qian Bowen
下半场:
D大调第104号交响曲,伦敦
作曲:约瑟夫·海顿
Symphnoy No.104 in D Major “London”
Joseph Haydn
1.柔板-快板
Adagio-Allegro
2.行板
Andante
3.小步舞曲(快板)
Menuet(Allegro)
4.终曲(精神饱满地)
Finale(Spiritoso)
克里斯托夫-马蒂亚斯·穆勒
克里斯托夫-马蒂亚斯·穆勒是 2020 年 Opus Klassik 奖“最佳交响录音”奖得主,该奖项因他与 英国 BBC 国家交响乐团 录制的 亚历山大·维普里克(Alexander Veprik) 作品而授予。
瑞士指挥家穆勒 1967 年生于秘鲁,在瑞士长大,并在 巴塞尔 学习小提琴,随后获得 辛辛那提大学 音乐硕士学位。他长期居住在德国,并在全球范围内工作。自 2021 年夏天起,他接任 瑞士 Murten Classics 夏季音乐节 的艺术总监。
---
职业生涯
穆勒在 2000 年西班牙 Cadaqués 国际指挥大赛 中获胜,首次引起国际关注。他曾在 坦格伍德(Tanglewood) 担任指挥研究员,师从 小泽征尔(Seiji Ozawa)、罗伯特·斯帕诺(Robert Spano)和利昂·弗莱舍(Leon Fleisher)。2001 年,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 邀请他担任 古斯塔夫·马勒青年管弦乐团(Gustav Mahler Youth Orchestra) 和 卢塞恩音乐节管弦乐团(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 的助理指挥。
他曾在 埃及开罗交响乐团(Cairo Symphony) 担任首席指挥一年,随后在德国的 哥廷根交响乐团(Göttingen Symphony Orchestra) 担任首席指挥,并成为音乐总监,与该乐团合作长达 13 年,期间获得 2013 年和 2017 年 ECHO Klassik 奖。
---
国际指挥经历
作为客座指挥,穆勒与 莫斯科大剧院(Bolshoi Theater) 关系密切。他于 2010 年 指挥新版 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歌剧《蝙蝠(Der Fledermaus)》,广受好评,随后又指挥了《玫瑰骑士(Der Rosenkavalier)》。此外,他还主持了一项重要项目,首演了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修复后的两部歌剧,该项目被 德国文化广播电台(Deutschlandradio Kultur) 介绍,并进行了录音发行。
穆勒的指挥风格多元化,他曾与 现代音乐合奏团(Ensemble Modern) 合作。多位作曲家,如 迪特·施内贝尔(Dieter Schnebel)、鲁道夫·凯尔特博恩(Rudolf Kelterborn)和伊莎贝尔·蒙德里(Isabel Mundry),都曾委托他首演作品。近年来,他特别关注 因政治原因被迫害的作曲家,致力于重新发现他们的音乐,包括 乌苏拉·曼洛克(Ursula Mamlok)、阿道夫·布施(Adolf Busch)、亚历山大·维普里克(Alexander Veprik)和米哈伊尔·诺西列夫(Mikhail Nosyrev)。
---
录音与合作
穆勒目前的录音专注于:
亚历山大·维普里克(Alexander Veprik) 的管弦乐作品,与 BBC 国家交响乐团 录制
沃尔夫冈·里姆(Wolfgang Rihm) 的小提琴与管弦乐作品,与 ECHO 奖得主杨天娲(Tianwa Yang) 合作
他的唱片目录广泛,包括 Sony Classical 旗下的多张备受好评的唱片,其中包括与 西蒙娜·科尔梅斯(Simone Kermes) 及 科隆协奏团(Concerto Köln) 合作的《美声(Bel Canto)》专辑。
---
演出足迹
穆勒曾在以下世界著名音乐厅指挥演出:
维也纳音乐厅(Musikverein)
科隆爱乐厅(Cologne Philharmonic)
斯塔万格音乐厅(Konserthus Stavanger)
东京三得利音乐厅(Suntory Hall)
他还定期与国际顶级乐团合作,包括:
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
捷克爱乐乐团(Czech Philharmonic)
里昂国家管弦乐团(Orchestre National de Lyon)
洛桑室内乐团(Orchestre de Chambre de Lausanne)
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Tonhalle-Orchester Zürich)
皇家苏格兰室内乐团(Royal Scottish Chamber Orchestra)
柏林德国交响乐团(DSO Berlin)
德国西南广播交响乐团(SWR Symphony Orchestra)
此外,他还与 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波鸿、魏玛、耶拿和路德维希港的交响乐团 合作。他即将与 黑森国家剧院交响乐团(Hessian State Orchestra Wiesbaden)、什未林国家剧院交响乐团(Staatskapelle Schwerin)和不来梅爱乐乐团(Bremen Philharmonic) 合作演出。
上海交响乐团低音提琴首席,上海乐队学院低音提琴教师,第八届日本秋吉台国际低音提琴比赛等国际大赛的大奖获得者,“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弦乐人才。上海音乐学院低音提琴硕士毕业,曾赴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大学公派交流。先后师从于余珑、罗旭副教授、Christine Hoock教授学习低音提琴。
钱博文曾获得过众多国内外重大比赛奖项及荣誉,包括第八届日本秋吉台国际低音提琴大赛第二名(第一名空缺),2019托马斯蒂克上海音乐学院第一届弦乐比赛第一名及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和2019西班牙加利西亚国际低音提琴比赛决赛优秀奖等。2023年,他获得中宣部、中国音协与弦乐学会评选的“艺苑撷英”全国优秀弦乐艺术人才称号。
钱博文的演奏被《中国艺术报》的乐评评价为“其演奏深情投入,艺术感染力令人陶醉,以至于促使乐迷重新认识低音提琴这件乐器”。他的独奏及室内乐演出遍及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全国多地多家音乐厅及剧院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与室内乐音乐会的巡演并开展了多场低音提琴公益普及讲座。他的“低音不低调”巡演音乐会获得了众多音乐厅与观众的好评。钱博文与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黄秋宁共同改编的舒伯特《冬之旅》低音提琴与钢琴无词版成功在上海音乐厅首演。作为低音提琴独奏,他即将或曾经与上海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江苏交响乐团,四川爱乐乐团等乐团合作演出。2018年,他入选了上海音乐学院“音才助飞”项目,现在也是上海音乐学院表演人才库与余隆工作室创办的“青鸟计划”Z Club核心成员。
他作为首席或客席加入过纽约爱乐乐团、萨尔茨堡爱乐乐团、亚洲青年管弦乐团、小泽征尔音乐塾管弦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新古典室内乐团、上海ELA室内乐社等,参加过瑞士琉森音乐节、意大利拉韦诺音乐节、柏林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梅拉诺音乐节、日本小泽征尔松本音乐节等世界著名音乐节演出。
钱博文现在使用的乐器是由低音提琴制琴大师Horst Grünert为其而制作的Gasparo da Salo琴型低音提琴以及一把德国Mittenwald制琴师Benedikt Lang制作的“Tornblad”, 1911五弦低音提琴。
演出信息:
时间:2025年11月14日 周五 19:30
票价:20元、40元、60元、80元、150元、220元
演出场馆:成都市 | 中国-欧洲中心天府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