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新闻 > 正文

继江苏等省份后,浙江跟进将“省考”年龄放宽至38岁

2025-11-05 09:30:08      来源:央广网

  国考打破“35岁上限”之后,多个省份的“省考”也宣布报考者的年龄限制由过去的“35周岁以下”放宽至“38周岁以下”。

  继江苏、四川、广东、上海等省份之后,浙江也跟进宣布省考年龄放宽至38岁。

  11月3日午间,“浙江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浙江省各级机关单位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全省共计划招录公务员5712名(含山区海岛县专项招录计划318名)。

  在招考条件方面,浙江明确:年龄18至38周岁(1986年11月至2007年11月期间出生),2026年硕士以上应届毕业生年龄18至43周岁(1981年11月至2007年11月期间出生)。

  在此之前,10月19日,广东省委组织部网站发布的《广东省202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也明确:报考年龄为18至38周岁(即1986年10月20日至2007年10月19日期间出生)。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以最高学历报考的,报考年龄放宽到43周岁(即1981年10月20日以后出生)。

  10月29日,四川省委组织部10月29日发布2026年度四川省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全省计划招录10998人,报名工作于10月30日正式启动,笔试定于12月6日至7日举行。此次招录突出政治标准、基层导向与就业保障,配套公益助考服务为考生保驾护航。

  四川方面规定,年龄限制方面,普通考生报考年龄放宽至38周岁以下,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可放宽至43周岁,呼应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导向,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广阔报考空间。

  10月31日,江苏省委组织部网站发布消息,2026年度全省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将考试录用8179名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和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

  在报考条件方面,江苏省规定: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1986年11月至2007年11月期间出生),普通高校硕士及以上学位2026年应届毕业研究生、面向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招录职位的报考者年龄可放宽到43周岁以下(1981年11月以后出生),公安、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位的报考者,按照《关于调整公安机关和监狱及劳动教养管理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招考年龄的通知》要求执行。

  10月31日,上海市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正式发布。根据公告,2026年,上海市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首轮共计划录用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2393人。

  为贯彻落实国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关政策要求,2026年上海公务员考试对公务员招录年龄条件作了适当放宽调整。根据公告,一般报考人员年龄需满足“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1986年11月至2007年11月期间出生),突破了长期以来的“35岁”上限。

  根据《中国青年报》此前报道,10月16日发布的2026年度国考公告明确,一般报考者的年龄限制由过去的“35周岁以下”放宽至“38周岁以下”,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年龄上限也由“40周岁以下”调整为“43周岁以下”,两类人群的报考年龄门槛均较以往提升了3岁。

  报道介绍,这是国考30多年来首次对报考年龄作出调整。从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实施开始,“35周岁以下”便作为一项基本的报考要求被确立下来,初衷是为选拔更多年轻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过去这30多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变迁,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适时放宽报考年龄,已经成为回应现实需求的必要举措。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两百多年来,唱腔刚劲豪迈、挺拔奔放的莱芜梆子风靡山东中部,以浓郁的乡情乡韵深深扎根百姓生活。 莱芜梆子是国家稀有剧种,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济南市戏...
2025-11-05 09:32:59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特殊类型招生主要包括艺术类专业招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保送生、综合评价招生四类。教育部最新通知...
2025-11-05 09:29:41
央广网北京11月5日消息(记者 宋雪)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暨第二十届群星...
2025-11-05 09:28:53
近日发布的《北京文化产业蓝皮书: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5)》提出,北京文化产业之所以能领跑全国,离不开深化优政策、建体系、搭平台、强服务的文化金融融合发展北京...
2025-11-05 09:27:27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在数字化办公日益普及的今天,手机成为工作沟通的重要工具。各类手机通信及办公软件因即时、便捷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场景,但这也可能导致涉密信息突...
2025-11-05 09: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