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厦门10月29日消息(记者 吴馨骅 邬眉)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于10月28日在厦门开幕。作为中国摄影界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国家级展览,本届摄影展荟萃279件精品力作,通过万米展厅、千米展线的超大规模呈现,全景式记录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脉动与人民心声。展览将持续至11月27日,期间还将同步推出第二届厦门影像艺术周、摄影名家讲堂等系列活动,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光影嘉年华。
开幕式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30届新起点彰显时代审美高度
“68年来,全国影展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留存发展脚步、抒发百姓心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在开幕式上表示,今年全国影展迎来了自己的“三十而立”,第30届对于全国影展而言,不仅是回首历史一路奋发的里程碑,更是面向未来勇毅前行的新起点。据统计,展览共收到21113位摄影人投送的有效来稿102810件,共计306417幅,来稿总幅数首次超过30万幅。
“本届全国影展评选科学,标准更加严格,程序更加规范,监督保障措施更加完善,最终产生279件入展作品。”李舸说,这些作品,体现出摄影记录当下、留存历史的独特价值。作品的艺术表达更加多元、风格更加丰富、个性更加鲜明,传统审美范式与当下创作思潮相融合,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视觉层次。
大主题与小切口交织绘就时代画卷
步入展厅,从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从国家重点工程的宏伟图景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一幅幅作品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活影像志。摄影师巴义尔创作的《草原故事》系列,作品以朴素的视角记录了2000年以来北方草原的变迁:牧民的交通方式从马车变为汽车,生产模式从个体经济转向科学化、规模化经营,千年游牧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草原生活,用镜头记录草原上的点点滴滴,记录从物质生活到文化生活,草原与国家经济发展同步的时代画面。”巴义尔的话语道出了众多摄影人的创作初心。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影展首次推出“艺术类作品原作及特殊工艺展示专区”和“短视频作品开放式展示专区”,强化沉浸式观展效果,打造凝结时代特征、彰显中华文化、具备国家气派的国家级摄影展览。
双向奔赴激活文化发展新动能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作为中国摄影界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盛会,连续5届10年落户厦门,既是对厦门文化底蕴与人文魅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厦门向世界展示城市独特风采的绝佳舞台。”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国云表示,作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厦门也是“光与影的天然舞台”,本届全国影展的举办,是摄影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厦门以影展为契机,精心策划“行摄厦门”影像调研活动,串联六区68处城市打卡点,推动“以节促旅、以影塑城”。展览期间,鼓浪屿核心景区、厦门植物园等对全国地市级以上摄协会员免费开放,集美区及思明区“百年中山路”片区共35家指定酒店为持证摄影师及家属提供住宿优惠。同时发起“人人都是国展宣推官”活动,鼓励市民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观展体验。这场光影盛会不仅为厦门注入艺术活力,更搭建起全国摄影资源汇聚、创作交流的综合平台,助力厦门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