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10月28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在10月27日举行的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专场上,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健康云南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群众健康实惠最多的时期。
发布会上,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姜旭介绍,2023年,全省召开高规格卫生健康大会,明确提出“人民要幸福,健康是基础;云南要跨越,健康是保障”的战略指引。“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始终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最大底气。”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姜旭强调。这期间,全省医疗卫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11%左右,高出全国3个百分点;省级财政新增投入超过200亿元实施“双提升”工程等重大项目,为事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五年来,全省居民健康水平迈上新台阶。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人均预期寿命从2020年的74.02岁增长至2024年的75.7岁。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持续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降至5.89/10万和2.50‰。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29.83%。
同时,爱国卫生运动成果斐然,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并在全国相关评估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姜旭表示,通过扎实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云南着力构建“省优县强、基层稳定”的医疗服务体系。三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相继落户,实现了州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覆盖,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玉溪市、楚雄州先后入选国家示范项目。“今年6月,国家在我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国分享云南医改经验。”此外,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显著,县域内就诊率已提升至92.8%。
云南在全国率先出台优化生育政策实施方案,拿出真金白银支持生育,推动全省出生人口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托育服务快速发展,每千常住人口托位数从0.5个增至4.0个。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云南持续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卫生健康合作,打造了“光明行”“爱心行”等民心品牌,并建立了覆盖周边多国的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网络,为国门安全与健康辐射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期间,云南创新实施“编外院长”“省管县用”“银龄医师”等人才计划,推动卫生人员总量增长16.90%,高层次人才引进实现突破,乡村医生队伍结构显著优化,为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十四五’期间,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应对了历史性挑战,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姜旭表示,面向未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将继续推动医疗资源再拓展、医疗服务水平再提升,让各族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