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正在川渝两地举行。本届艺术节将进行我国专业舞台艺术领域最高奖项——文华奖的评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部舞台作品在艺术节期间集中展演,一批植根传统文化的演出广受欢迎,成为此次展演的一大亮点。
由四川省川剧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创演的大型新编历史川剧《梦回东坡》日前在成都上演,作为本届文华奖的终评作品,《梦回东坡》聚焦年老迟暮的苏东坡在常州风雨之夜的人生回溯,将苏东坡一生的起落沉浮串联成一场瑰丽奇幻的梦境,以传统戏曲形式构建起一段跨越时空的诗意旅程。
四川省川剧院院长 陈智林:《梦回东坡》经过了三年的打磨以后,观众会通过今天的苏东坡重新认识唯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和绽放。
取材于历史人物,展示传统文化之美。在重庆,同样有一批类似的剧目上演。由广西歌舞剧院排演的歌剧《柳柳州》,取材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柳州任刺史的四年岁月,演出融合中原唐诗乐府与广西民族山歌,唱段嵌入“孤舟蓑笠翁”等柳宗元诗句,为观众奉上一场艺术盛宴。
来自江苏省盐城市淮剧团的淮剧小戏《赶脚》在重庆连演两晚,座无虚席,该剧取材于淮剧传统戏《孝灯记》,为传统人物融入现代形象,在展示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第十八届文华奖四大类奖项的评选结果,将于11月初揭晓。
群星奖各门类终评开启 群众文艺多彩绽放
本届中国艺术节期间,还将举行群星奖的终评,目前六大门类的评选已经陆续开启。群众文艺可谓活力满满、精彩不断。
这两天,第二十届群星奖舞蹈终评在重庆群星剧院举行,26件来自全国的优秀舞蹈作品分两轮登台演出。北京市选送的舞蹈《保温杯》,温情演绎邻里互助,饱含人文关怀;上海市的《古井趣事》,则从当地非遗“西郊农民画”中汲取灵感,编排生动诙谐、妙趣横生;来自新疆的群舞《地毯上的新娘》舞步欢快,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维吾尔族婚礼现场。
群星奖是面向广大群众文艺爱好者、群众文化工作者设立的国家文化艺术政府奖,于1991年设立,每三年一届,今年将举办第二十届。群星奖评奖共分六大门类,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群众合唱、广场舞。本届群星奖,共有174个作品(团队)入围终评,评选结果将于11月4日的颁奖晚会上揭晓。
惠民演出火热开展 共享艺术盛宴
群众演,群众看。“群星奖”的欢乐与精彩,从剧场舞台延伸至基层社区。连日来,多场惠民演出将优秀作品直接送到市民身边,吸引众多观众免费观看演出,共享艺术盛宴。
在四川遂宁的安居区,这场惠民演出汇集了广东、江苏、湖南三省3个群星奖参评剧目,以及安居区2个本土原创节目。演出包括戏曲、小品、音乐剧等多种形式,既有旋律激昂的现代电声乐队演奏,也有京剧、小戏等传统戏曲剧目,不仅为全国各地文化交流搭建了舞台,也为基层百姓献上了风格多样的群众文艺大餐。
据了解,在本届群星奖终评期间,参评团队将在重庆和四川多个城市举办18场惠民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