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新闻 > 正文

致敬中国现当代文学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鲁迅?

2025-10-18 09:50:1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南京10月18日消息(记者吕倩媛)在碎片化阅读已越来越成为主流的今天,我们还有读鲁迅的必要吗?10月16日晚,在鲁迅逝世89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一场主题为“为什么还要读鲁迅”的专场对谈活动在南京世界文学客厅举行,以此向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及中国现当代文学致敬。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活动特邀鲁迅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晶明等多位嘉宾围绕鲁迅在当代精神生活中投射出的巨大文化影响力展开多维度讨论,并认为鲁迅“为人民”“为民族”“为未来”的精神力量将持续照亮时代的进步之路。

  本次特别专场除了重量级嘉宾阎晶明之外,还邀请青年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志权作为对谈嘉宾,诗人、小说家、《雨花》杂志主编、南京市鼓楼区作协主席、南京市鼓楼区文联副主席育邦担任学术主持。鲁敏等文学界与文化界人士受邀出席活动,现场及线上观众共同参与这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大众温度的文学交流。

  对谈从鲁迅与南京的深厚渊源展开。活动开篇,育邦从地域视角切入,梳理鲁迅与南京的不解之缘。他提到,鲁迅早年曾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江南矿路学堂求学,还曾在位于如今南京成贤街的教育部任职,其生活与工作轨迹深深烙印在南京城市记忆中。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鲁迅?针对这一值得大众深入探讨的问题,阎晶明提出,鲁迅作为经典作家,今天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对公众的巨大吸引力,其中具备三大核心特质。其一,生平与作品同样具有研究价值,围绕他的话题始终充满讨论度,从与周作人的关系到“孔乙己的长衫”的当代热议,均证明其持续影响力;其二,作品紧扣民族命运与人民关切,底色厚重,由此形成了强大的生命力;其三,艺术成就覆盖多文体,《狂人日记》《野草》《朝花夕拾》等在小说、散文诗、叙事散文领域均达时代高峰,杂文创作更是开创先河。

  刘志权认为,鲁迅不会被时代遗忘,其对未来的呐喊充分感染了现在的年轻人。从B站青年用rap、短视频解读鲁迅,播放量超千万且无负面评价,到高校课堂持续传递鲁迅精神,均证明鲁迅的“人格召唤力”,他仍是当代青年的“精神之矛”。

  何同彬以数据佐证鲁迅的深远影响——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影响力排行榜中,《鲁迅全集》在文学、文化学、新闻传播学等八个领域进入前十,足见其跨学科价值。他认为,鲁迅成为当代“网红作家”,核心在于其作品能精准回应公共议题,无论是“老人摔倒扶不扶”关联《一件小事》,还是青年困境关联“孔乙己”,都体现鲁迅思想的现实穿透力。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央广网北京10月18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10月18日,北京市朝阳区游戏电竞产业特色园区建设暨磨坊工场BOOOM暴造游戏孵化器开幕活动在东进国际中心举行。活动中,由北京量子象...
2025-10-18 15:04:52
央广网重庆10月18日消息(记者陈静)远眺对岸朝天门与洪崖洞的灯火阑珊,近听耳畔交响乐的悠扬琴声,这般浪漫场景,将在重庆成为常态。10月17日晚,重庆之夜交响音乐会在重...
2025-10-18 14:56:49
10月17日,2025秦岭生态主题文化活动在秦岭国家植物园实景举行。西安市政协主席、市挖掘秦岭北麓生态和人文价值工作专班组长王吉德,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孔蓉,...
2025-10-18 11:50:34
10月17日今天启幕的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让时代的、人民的、国际的艺术节,在城市中创造出生活新场景。仅沿着上海母亲河苏州河一带,途经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
2025-10-18 11:40:24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文庆子)近来,湖南多所学校陆续开展学生视力筛查。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呈现低龄化...
2025-10-18 11: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