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10月17日消息(记者王海)10月17日,记者从重庆市法律援助中心获悉,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市法律援助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学生“法治少年青春远航”法治教育特色活动法治情景剧比赛圆满落幕。活动以“与法同行守护‘未’来”为主题,吸引全市初中生广泛参与,48支队伍晋级市级决赛,最终评出一等奖19个、二等奖29个。
原创法治情景剧评审(央广网发 重庆市法律援助中心供图)
据悉,此次比赛以情景剧为媒介,聚焦未成年人生命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核心权益,围绕行为教育与矫治、违法处罚及帮教等20多个主题展开。参赛队伍以脱密后的真实卷宗编印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普及读物——以案释法》为蓝本创作剧本,通过沉浸式演绎,让学生既学会维护自身权益,也理解社会责任。决赛评审团由市委宣传部、市教科院、法院、高校等单位专家组成,从主题、结构、表演等多维度综合评定。
据重庆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曹辉林介绍,这是中心首次以主办方身份参与活动,旨在推动法律援助从“被动等案”转为“主动育人”。“法治教育抓得早,纠纷就少;青少年法治素养高,犯罪与被害便双双下降。”他表示,希望通过情景剧让孩子体会“违法的代价、守法的价值”,带走“法律工具箱”“权利种子”和“程序思维”,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活动中,多部优秀作品引发共鸣。巴蜀中学《我的压岁钱,谁做主》融入《民法典》未成年人财产权条款,永川中学《三十三元——少年的歧路与归途》讲述迷途少年回归故事,重庆七中《从“兜风”到牢狱》警示无证驾驶风险,学生们在演绎中深化对法律的认知。
据了解,该活动已举办九载,形态从闯关竞技、主题演讲升级为沉浸式情景剧,本届更推动法治教育与司法实践深度协同。目前,活动产生的46项优秀成果已被市司法局采纳,作为全市未成年人普法资源推广。未来,主办方将继续深化法治教育进校园,引导青少年筑牢法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