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团介绍/
---瑞士国宝级童声合唱团
---65年悠久历史 享誉世界
苏黎世童声合唱团成立于1960年,由瑞士合唱大师阿方斯·冯·阿尔伯格先生创立,并亲任艺术总监与常任指挥,自此倾注毕生心血。是迄今为止瑞士最负盛名的童声合唱团,也是能够代表瑞士合唱的文化名片。
阿方斯·冯·阿伯格先生毕业于苏黎世音乐学院,师承世界音乐大师u.a. Hedy Kraft 以及 Ceslaw Marek (钢琴), Hugo Wolfgang Philipp, Franz Pezotti (合唱指挥以及声乐)。至今已在苏黎世音乐学院合唱指挥以及钢琴专业从教50余年。作为世界合唱领域的资深专家和影响人物,阿方斯·冯·阿伯格经常应邀到各地指挥交响音乐会、室内乐音乐会、合唱音乐会,是国际上甚有影响的合唱指挥家。
多年来,苏黎世童声合唱团定期参加苏黎世歌剧院的演出。苏黎世童声合唱团的独唱者也作为嘉宾出现在洛桑歌剧院、日内瓦大剧院、里昂国家歌剧院、梅斯大剧院、上海歌剧院、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厅和萨尔茨堡音乐节(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的复活节音乐节,1988/89 年复活节音乐节上,他们与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合唱团和卢西亚诺·帕瓦罗蒂一起演出了普契尼的《托斯卡》。)
赫伯特·冯·卡拉扬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指挥家之一,以其对古典音乐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1988年,他的80岁生日之际,苏黎世男童合唱团在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上,在《托斯卡》演出成功后,代表苏黎世市向卡拉扬赠送小礼物。
合唱团的成长历程伴随着与诸多世界著名指挥家的不断合作,如赫伯特·冯·卡拉扬,尼古拉·哈农考特,约翰·艾略特·加德纳,弗兰兹· 韦尔瑟·莫斯特,查尔斯·杜图伊特,大卫·津曼,罗杰·诺林顿,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阿明·乔丹,格德·阿尔布雷希特,阿兰·隆巴德,费迪南德·莱特纳等。
作为为瑞士的文化代表,合唱团的巡演足迹也遍布世界各地:德国、法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芬兰、保加利亚、匈牙利、俄罗斯、美国、中国等等。除此之外合唱团还是苏黎世、斯特拉斯堡、梅斯、上海、萨尔茨堡等世界各地歌剧院(剧院)的特邀客座合唱团。
2015年,合唱团的男孩们在日内瓦大剧院参演了莫扎特的经典歌剧《魔笛》,他们用清透婉转而又纯净饱满的嗓音塑造了生动、鲜活的歌剧人物形象,深深的感染了现场的观众让其久久为之震撼。 同年,受托尔策童声合唱团邀请,苏黎世童声合唱团与威尔顿男童合唱团一同参加了托尔策童声合唱团国际音乐节。作为代表世界合唱水平的三大男童齐聚音乐节,用天籁般的歌声共同传递友谊与和平,创造了一场荡涤心灵的视听盛宴。
指挥:康拉德·冯·阿尔伯格
康拉德·冯·阿尔伯格出生于1972年2月26日,现居住于瑞士赖兴堡。他毕业于苏黎世音乐大学,大学期间师从Jane Thorner-Mengedoht,获有歌唱教学和音乐会演唱专业文凭。他在大学期间同时跟随其父亲阿方斯·冯·阿伯格先生-苏黎世童声合唱团创始人和前任指挥-学习合唱指挥。
康拉德·冯·阿尔伯格自儿童时期就是苏黎世童声合唱团的重要成员,其父亲离世后他接任了苏黎世童声合唱团艺术总监一职。除了指导合唱团排练和担任声乐教练的工作外,他还在歌剧院或音乐厅监督自己的音乐项目,他也因此与尼古拉斯·哈农库尔特、查尔斯·迪图瓦、罗杰·诺灵顿爵士、弗朗茨·韦尔瑟-莫斯特、霍华德·格里菲斯等著名指挥家有过密切的合作。
2017年,康拉德·冯·阿尔伯格结束了在文理中学长达多年的歌唱教学工作后与Maja Coradi博士一起创立了苏黎世Cantaleum音乐学校。Cantaleum 是一所双语学校,专注于 4 至 16 岁儿童的音乐教育。作为联合校长,康拉德·冯·阿尔伯格始终如一地延续了他早期的指教理念:将儿童教育与高水准的音乐制作相结合,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全面促进儿童的个性和智力发展。学校知名度和学校社区的规模在创建后不断发展扩大,入学人数逐年攀升乃至在业内成为了知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学校,这足以证明了康拉德·冯·阿尔伯格在音乐教育上的巨大成功。在Cantaleum学校开办的同时,康拉德·冯·阿尔伯格还创立了苏黎世女子合唱团,该合唱团虽仍在建设中,但已经具有了成为一支优秀合唱团的十足潜力。
作为一名教堂音乐家,康拉德·冯·阿尔伯格还在长达25年时间里一直任教于施维茨州的Pfäffikon教堂合唱团。
曲目:
Programmvorschlag für eine Konzertreise nach China Herbst 2025
女高音和女低音独唱者 -- 苏黎世童声合唱团
瓦伦蒂娜·菲斯特 – 钢琴
康拉德·冯·阿阿尔堡 – 指挥
/演员介绍/
Baroni Leonardo
意大利籍少年歌手莱昂纳多·巴罗尼,出生于米兰音乐世家。其祖父为斯卡拉歌剧院终身小提琴首席,母亲是著名艺术歌曲演唱家。五岁起在家族熏陶下系统学习声乐,七岁考入享誉欧洲的米兰威尔第童声学院接受正统美声训练。2020年以全额奖学金入选苏黎世童声合唱团,师从传奇指挥家马克·皮奥洛教授,成为该团最年轻的领唱成员。
在近三年的艺术实践中,莱昂纳多展现出跨越年龄的音乐深度。他纯净如水晶的高音与精准的语言处理能力,使其成为诠释德意歌剧经典的理想人选:曾在苏黎世歌剧院制作的亨德尔《塞尔斯》中担任“绿叶青葱”咏叹调独唱,将巴洛克宫廷的庄重华美凝于方寸舞台;于莫扎特《魔笛》瑞士巡演版中完美塑造捕鸟人帕帕基诺的诙谐形象,被《新苏黎世报》赞为“闪耀着亚平宁阳光的精灵之声”;更在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精灵独唱段落中以极具空间感的弱音控制,营造出月光森林的奇幻意境。其艺术表现已超越童声技巧层面,呈现出对角色心理的成熟洞察。
Matesic Iskander
瑞士新锐天籁童声马泰希奇·伊斯坎德尔出生于日内瓦湖畔的音乐学术世家。父亲为洛桑高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母亲任伯尔尼交响乐团竖琴首席。四岁接受钢琴与视唱启蒙,六岁进入圣加仑修道院童声合唱学校研习德奥合唱传统,十岁即在瑞士国家广播童声大赛中斩获金奖。2021年经严格选拔加入苏黎世童声合唱团,现担任首席中音声部独唱演员。
伊斯坎德尔温暖醇厚的音色与多语言天赋,使其成为诠释复杂戏剧角色的绝佳载体。他尤擅以丝绸般的中音区铺陈情感脉络:在亨德尔《塞尔斯》波斯宫廷场景咏叹调中,以超越年龄的庄重感构筑帝王威仪;诠释《魔笛》夜后侍女三重唱改编版时,用德语的精准咬字传递出幽冥世界的诡谲张力;而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毒蛇低语”精灵叙事曲中,更通过英语语音的韵律变幻展现戏剧性叙事天赋。洛桑《晨报》评价其表演:“每个乐句都是精心雕琢的声学雕塑,中音区的磁性共鸣令人想起少年时代的迪斯考”。
/曲目单/
1.Tis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Text: Thomas Moore)
《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
2.May the road rise to meet you
《愿你前路坦荡》
3.Aus der Oper «Xerxes»: Ombra mai fu
《绿树成荫》- 歌剧《塞尔斯》选段
4.Zwei Chöre aus «Orfeo ed Euridyce»
歌剧《奥尔菲欧与尤丽狄茜》两首选段
Viens, dans ce séjour paisible
《来吧,在这宁静的地方》
Le Dieu de Paphos
《帕福斯之神》
5.Drei Terzette aus «Die Zauberflöte»
三首三重唱 - 歌剧《魔笛》选段
6.Fantasiestücke für Klarinette und Klavier
《幻想小品》作品集,适用于单簧管与钢琴
Nr. 1 Zart und mit Ausdruck
第1首:温柔而富有表情
Nr. 3 Rasch und mit Feuer
第3首:快速而充满火焰
7.Zigeunerleben, op. 29 Nr. 3
《吉卜赛人的生活》
8.Abendlied
《晚歌》
9.Ständchen D 920
《小夜曲 》
10.Die Nacht D 983/4 op.1
《夜曲 》
11.Hirt auf dem Felsen D 965
《岩石上的牧羊人》
中场休息
12.Aus: «Sommernachtstraum» Chor der Elfen
《精灵之歌》-《仲夏夜之梦》选段
13.Tritsch Tratsch- Polka
《闲聊快速波尔卡》
14.S’Vreneli ab em Guggisberg
《来自古吉斯贝格的弗雷内莉》
15.Meiteli, wenn D’ tanze witt
《小女孩,当你想跳舞》
16.Du fragsch mi, wer i bi
《你问我是谁》
17.Vo Luzern uf Wäggis zue
《从卢塞恩到维吉斯》
18.Vieni sulla barchetta
《来吧,乘上小船》
19.La sera sper il lag
《湖边的夜晚》
返场曲目.Fanfare du printemps
《春天的号角》
/最终演出曲目和顺序以现场实际为准/
演出信息:
时间:2025年10月14日 周二 19:00
票价:80元、120元、180元、280元、380元
演出场馆:湖州市 | 德清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