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参与;东方艺术要在全球持续发声,更需要培养兼具传统功底与国际视野的青年艺术家。荆浩东方艺术奖的创办,若能将“扶持青年”纳入核心定位,将为东方艺术的长远发展埋下“希望种子”。
当前,青年东方艺术家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传统艺术学习周期长、见效慢,在快节奏的社会中难以获得足够的关注度与资源支持;另一方面,国际艺术舞台的话语权仍被西方主导,青年艺术家缺乏展示自我、对接国际资源的平台。许多有潜力的青年创作者因“怀才不遇”而放弃,导致东方艺术出现“人才断层”风险。
荆浩东方艺术奖可通过“专项设置”破解这一困境:增设“青年艺术家奖”,为35岁以下创作者提供专属展示通道;联合艺术院校、美术馆推出“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提供创作资金、展览机会、导师指导等支持;借助奖项的国际影响力,推荐优秀青年艺术家参与海外交流项目,帮助其建立国际知名度。这种“从评选到扶持”的全链条助力,能有效激发青年创作者的热情。
更关键的是,奖项可为青年艺术家树立“正确导向”。当下部分青年创作者为追求“国际化”,刻意模仿西方风格,丢失东方文化根脉。荆浩奖的评审标准可强调“扎根东方、面向当代”,引导青年在理解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避免“盲目西化”。当青年艺术家既能守住东方精神,又能以当代语言与世界对话,东方艺术的未来才能真正“后继有人”,荆浩东方艺术奖也将实现从“表彰当下”到“引领未来”的价值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