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 >娱乐新闻 >正文

解放日报:遏制天价片酬 光设个“上限”有用吗

2018-08-14 20:36:08      来源:解放日报
   这两日,天价片酬问题重回舆论焦点。8月11日,三家视频网站联合六大影视制作公司联手发布《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称其即日起严格执行有关部门每部电影、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全部演员、嘉宾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70%的最高片酬限额制度;并对不合理的演员片酬进行控制。8月12日,汇集400余家影视企业的横店影视产业协会也发表了 《关于“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促进影视精品创作”的倡议》,倡议号召全行业一同遏制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规范行业秩序,促进影视创作精品化。

  类似的倡议,已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早在2013年9月,中国广播电视制片、导演、编剧、演员四大委员会联手发出倡议,倡议全体会员自觉抵制一味攀比片酬的不良风气。之后几年,有关部门也陆续下发过多个文件,对天价片酬、明星制提出意见,但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显然,设置片酬上限还不够,得破除天价片酬的“命门”。

  明星的天价片酬为何有人买单?根本上是因为明星在市场上有“卖相”。只要是流量明星参演的影视剧,就能在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卖出好价钱,就能引爆话题、带来流量。而市场里的好作品太少,只能寄希望于明星带流量。这一现象背后,触及到了影视圈的两个顽疾。

  一个是产能过剩,电视剧作品数量多而质优者少,供大于求,滞销严重。粗略估计,我国每年电视剧产量超15000集,仅有9000集有机会播出。视频网站和电视台为了保险起见,竞逐热剧是首选,大 IP、大明星、大噱头、大制作的影视剧是极少数,自然遭到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的哄抢,价格水涨船高。

  不过,大IP、大明星、大噱头、大制作的影视剧未必一定是收视保证。有多少IP剧口碑惨淡,也没有形成全民讨论的热度,但收视率却“节节升高”,网络点击率也轻松破百亿次大关。这些网络点击量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另一个顽疾:水军泛滥、收视造假,评价体系坍塌。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曾在一份报告中称:“目前我国排名前22名的卫视频道,在购买、播出电视剧业务中,普遍存在收视率作假现象,已形成‘地下黑产业’。”数据造假的直接后果是影视圈的评价体系坍塌,优胜劣汰机制失效。很多流量明星所谓的“流量”,就是通过虚假数据堆砌出来的,但他/她却是凭借这些“好看”的数据,赢得电视台和视频网站青睐,赢得一线资源和天价片酬。假流量——天价片酬——假流量——天价片酬,由此陷入一个怪圈。

  很显然,遏制天价片酬,影视行业需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只做精品,通过优秀口碑赢得观众。而电影的票房造假、电视剧的买收视率、视频网站刷流量……种种造假手段严重扰乱市场,亟需有关部门介入,细化法律条文、提高违法成本、加强执法力度,从根本上铲除造假产业链。当“流量”脱水,看流量明星还如何挟流量以自重。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今年年底陈奕迅在广州的演唱会我担心抢不到票找了黄牛,结果要加1000元一张。一位广州歌迷告诉,持续了整整一年的演唱会火热并没有减弱,反而感觉年底比年初更为火爆。 抢...
2023-11-29 17:46:35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12月20日16时,2023年贺岁档(11月24日-12月31日)含预售票房突破26亿元。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2月20日,2023年贺岁档定档影片已达82部。灯塔专业版...
2023-12-21 15:31:49
对于那些内容导向不良、制作水准不高、营销手段没规矩无底线的小程序微短剧,监管的铁拳必须高高举起、重重落下,既要及时叫停那些剧情往低俗边缘试探的冲动,更要果断扼杀...
2023-12-21 15:18:42
近期,全国多地电影院开始实行分区售票,不同区域的座位价格相差不小,引发社会广泛讨论。 分区售票模式在演唱会、话剧、舞台剧等演出中实行已久,由于不同区域的观赏效果...
2023-11-15 13:57:08
据报道,近日一场伍佰的演唱会开演前,不少观众因座位安排不合理大喊退票。有观众表示,自己购买的是1280元的VIP区,只能看到半个舞台,后面的乐队基本上看不到,人看不着...
2023-11-27 14:44:22